时间: 2025-05-01 15:30: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30:27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
唐代:姚合
东门携酒送廷评,
结束从军塞上行。
深碛路移唯马觉,
断蓬风起与雕平。
烟生远戍侵云色,
冰叠黄河长雪声。
须凿燕然山上石,
登科记里是闲名。
在东门外,我携着酒送别廷评,
结束了从军的艰辛,准备前往丰州。
深厚的沙砾路上,只有马儿感到路途的变迁,
断了的蓬草在风中摇曳,与雕鸮相映成趣。
远方的戍楼烟雾弥漫,侵染了云彩的颜色,
冰雪叠加的黄河,发出隆隆的雪声。
我必须凿开燕然山上的石头,
在登科的记载中,留下的是我的闲名。
姚合(约722年-约787年),字子云,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汴京(今河南开封),以诗名著称。姚合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文人交游频繁的时代。诗中描写送别友人赴丰州的情景,表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送独孤焕评事赴丰州》是一首送别诗,通篇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诗人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姚合通过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从军和送别的场景,表现了对朋友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东门携酒送廷评”便设定了送别的场景,酒作为送别的象征,增添了离愁别绪。接下来的“结束从军塞上行”则暗示了独孤焕的离去与征战经历,突显了其人生的艰辛与不易。
“深碛路移唯马觉”,这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旅途的孤寂和无奈。马匹感知路途的变化,却只有它能感受到这份疲惫与艰辛,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朋友行旅的担忧。
紧接着的“烟生远戍侵云色,冰叠黄河长雪声”,则描绘了远方戍楼的寂静和冰雪覆盖的黄河,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似乎在暗示朋友即将面临的艰苦。而最后的“须凿燕然山上石”,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能在未来的征途上,开创属于自己的成就,铭刻下属于自己的名字。
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与深情的送别情感,呈现出一种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未来的美好希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表现了友情的深厚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对征战生活的感慨,展示了唐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情感的细腻。
诗中“东门携酒送廷评”中“廷评”指的是: A. 官员 B. 学者 C. 士兵
“须凿燕然山上石”中的“燕然山”象征: A. 和平 B. 征战 C. 家乡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离别与思念 B. 生活的艰辛 C. 征战的荣耀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