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晦日送穷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7-27 02:10:18

诗句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2:10:18

原文展示:

晦日送穷三首 其三
作者: 姚合 〔唐代〕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古人对离别的深切怨恨,离别的痛苦令人心神不宁。只是空洞地相送,每年都不愿走出家门。

注释:

  • 恨别:痛恨离别。
  • 消魂:心神不宁,心情沉重。
  • 空相送:仅仅是形式上的送别,没有实质的意义。
  • 年年不出门:每年都不愿意外出,表现出对外界的逃避和对离别的无奈。

典故解析:

本诗谈到的“古人皆恨别”,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友情、亲情的重视,离别常常伴随着深切的悲伤。这种情感在古诗词中屡见不鲜,诸如李白的《送友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诗中都有类似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公元大约840年。其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感悟,尤其在送别诗中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日子里创作,正值岁末,诗人感受到浓厚的离别气氛,抒发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歌鉴赏:

姚合的《晦日送穷三首 其三》是一首充满了离愁别绪的诗作。诗中开篇即点出“古人皆恨别”,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诉说,也是对古代文人共同情感的一种归纳。诗人通过“此别恨消魂”一语,生动地描绘了离别带来的心灵创伤,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与无奈。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力与沉重。这里的“空”字不仅强调了送别的无意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年年相送,似乎在重复着同样的悲伤与失落,留下的只是空虚的回忆与无尽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一种对人类共同情感的反思,具有普遍的共鸣和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人皆恨别:古代的文人都痛恨离别,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情感。
  2. 此别恨消魂:离别的痛苦让人心神不宁,感受到深深的失落。
  3. 只是空相送:送别的方式只是形式上的,没有实际的意义。
  4. 年年不出门:每年都不愿意外出,表达对外界的逃避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古人皆恨别”与“此别恨消魂”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夸张:离别的痛苦被形容为“消魂”,显示出它的深刻程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深切体会,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离别:象征着人际关系的脆弱与无常。
  • :象征着内心的封闭与对外界的逃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古人皆恨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愤怒
    d) 宽恕

  2. “只是空相送”中的“空”字有什么含义? a) 实质
    b) 无意义
    c) 真诚
    d) 丰富

  3. 诗人对离别的态度是? a) 欢喜
    b) 无奈
    c) 冷漠
    d) 期待

答案:

  1. b) 失落
  2. b) 无意义
  3. b) 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朋友的思念。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通过送别友人的场景,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诗词对比:

对比姚合的《晦日送穷三首 其三》和李白的《送友人》,可以发现两者都表达离别的情感,但姚合更强调内心的无奈与孤独,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代诗人姚合研究》
  3.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客还江东 少年行 赠李翼 送客之江宁 送客贬五溪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同题仙游观 宿石邑山中 寒食 楚塞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来神昧 张公吃酒李公醉 敢怨而不敢言 卤字旁的字 聿字旁的字 筒子皮 斑结尾的成语 不狎 任重道悠 温情脉脉 枷禁 履丝曳缟 至字旁的字 避强击弱 香字旁的字 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