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33
原文展示:
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
调格江山峻,功夫日月深。
蜀笺方入写,越客始消吟。
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街道上满是新的诗篇,清新的韵律如同敲击金属般悦耳。诗的格调高远如同雄伟的山河,创作的功夫积累了日月的深厚。蜀地的纸张刚刚开始书写,越地的诗人却已开始吟诵。后辈的人难以理解这些地方的精髓,天天努力却是徒劳。
注释:
- 新诗:指新作的诗歌,表现了诗歌的繁荣和流行。
- 清韵:清新而优美的韵律。
- 调格:诗的格调和调子,意指诗的风格和气势。
- 江山峻:形容山河的雄伟壮丽。
- 蜀笺:指四川地区的纸张,以其品质而闻名。
- 越客:指越地的诗人,指代南方的文化。
- 后辈:指年轻一代的诗人或文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768年-825年),字子云,唐代诗人,生于京兆(今陕西省)。他以诗歌见长,尤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对乡土的眷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姚合借助对新诗的赞美,表达了对当时文人境遇的反思,暗示了对后辈诗人创作能力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新诗兴起的描绘,展现了诗歌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开头两句“新诗盈道路,清韵似敲金”以鲜明的意象突出了诗歌的繁荣,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时代的朝气和文化的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却隐隐流露出对后辈的担忧。特别是最后两句“后辈难知处,朝朝枉用心”,表达了对年轻一代诗人难以领悟深厚文化内涵的无奈和失落,仿佛在说,尽管他们努力创作,但缺乏对传统的理解和深厚的积累,最终可能导致诗歌的流失与衰退。这种情感在唐代文学中并不鲜见,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与焦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新诗盈道路:街道上满是新作的诗篇,说明诗歌创作的活跃。
- 清韵似敲金:新诗的韵律清脆动听,如同金属的敲击声,强调诗歌的优美。
- 调格江山峻:诗的风格高远,像雄壮的山河,表现出诗人在艺术上的追求。
- 功夫日月深:创作的功夫积累了许多时间,暗示诗歌需要深厚的功底。
- 蜀笺方入写:提到蜀地的纸张,暗指文化的地域性。
- 越客始消吟:南方的诗人已经开始吟诵,反映了文化交流的活跃。
- 后辈难知处:年轻一代难以理解这些深厚的文化。
- 朝朝枉用心:每天的努力似乎是徒劳的,流露出对后辈的担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韵似敲金”,将韵律比作敲金,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整齐,展示了古典诗词的工整美。
- 意象:诗中多次使用自然与文化的意象,增添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新诗繁荣的赞美与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在欣赏新生事物的同时,内心对传统的眷恋与对后辈的期望。
意象分析:
- 新诗:象征着文化的复兴与创新。
- 清韵:代表了诗歌的艺术美感。
- 江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与历史的厚重。
- 蜀笺、越客:反映了地域文化的差异与交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清韵似敲金”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诗歌的繁荣
- B. 诗歌的衰退
- C. 诗人的忧虑
- D. 诗的深沉
-
诗中的“后辈难知处”是指什么?
- A. 后辈不懂诗歌
- B. 后辈缺乏对传统的理解
- C. 后辈不愿意创作
- D. 后辈诗人都很优秀
-
诗人对后辈的态度是: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姚合《喜览裴中丞诗卷》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与对文化的追求,但姚合更关注后辈的文化传承问题,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