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2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22:17
原文展示:
严州潇洒亭 赵师秀 〔宋代〕 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 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 偶至因成宿,前游亦值寒。 州人多有咏,何不见方干。
白话文翻译:
高高的亭台从禅关中耸立,俯瞰下方的人家。 千峰在春雾中若隐若现,数里之外夜晚能听到滩声。 偶然来到这里便成了过夜之地,前次游览也正值寒冷时节。 州中的人们多有吟咏之作,为何不见方干的身影。
注释:
诗词背景: 赵师秀是宋代诗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严州潇洒亭的景色,通过高榭俯瞰的视角,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夜晚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方干”可能是指当地的文人或诗人,暗示了当地文化的繁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高榭为视角,描绘了严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氛围。首句“高榭出禅关,人家向下看”展现了亭台的高耸和俯瞰的视角,给人以壮阔之感。次句“千峰春隔雾,数里夜闻滩”通过春雾和夜滩的声音,增添了诗意的朦胧和宁静。后两句提及前次游览和当地文人的吟咏,表达了对当地文化的赞赏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干”最可能是指什么? A. 当地文人 B. 唐代诗人 C. 禅宗高僧 D. 亭台名称 答案:A
诗中“千峰春隔雾”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山峰清晰可见 B. 山峰被雾气遮掩 C. 山峰在夜晚闪烁 D. 山峰在阳光下闪耀 答案:B
诗中“数里夜闻滩”通过什么手法增添了诗意? A. 对比 B. 拟人 C. 象征 D. 声音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