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5:0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5:04:07
题招提院静照堂
作者:李大临〔宋代〕
地胜堂新构,僧闲昼杜门。
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
客到空弹指,风来不动幡。
祗应常宴坐,对镜一无言。
这座静照堂刚刚建成,僧人们在白天关上了门。
在山林中,谁又能享受这样的宁静,城里又怎会没有喧闹?
客人一到,就像轻轻一弹手指,微风吹来,幡旗却不动。
只应常常在这里宴坐,对着镜子却无言以对。
作者介绍:李大临,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招提院静照堂,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珍视与对喧嚣城市生活的反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宁静的寺院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安静与自然的向往。在诗中,李大临用“地胜堂新构”来引入背景,表明这是一处新建的清幽之地;而“僧闲昼杜门”则展现了僧人们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山林谁乐静,城市亦非喧”一句,暗含了诗人对山林宁静与城市喧嚣的对比,似乎在质疑,真正的安宁在哪里。接着,诗人通过“客到空弹指”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仿佛客人来后,宁静的氛围被打破,而“风来不动幡”则进一步强调了静谧的氛围。最后一句“对镜一无言”更是将内心的沉默与思考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似乎在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探索。整体而言,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孤独与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寺院的静谧环境,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城市喧嚣
B. 寺院的宁静
C. 游子的思乡
D. 自然的美丽
“杜门”在诗中指什么?
A. 关门不出,表示安静
B. 走出寺院
C. 旅行
D. 聚会
作者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比喻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