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濂溪周虞部》

时间: 2025-05-07 06:38:58

诗句

帘前翠霭逼庐山,门掩寒流尽日闲。

我亦忘机澹荣利,喜君高躅到松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58

原文展示:

帘前翠霭逼庐山,
门掩寒流尽日闲。
我亦忘机澹荣利,
喜君高躅到松关。

白话文翻译:

在窗帘前,青翠的雾气逼近庐山,
门关得紧紧的,寒流在阳光下显得悠闲。
我也忘却了世俗的名利,
高兴你从松关而来,步履轻松。

注释:

  • 帘前:窗帘前面。
  • 翠霭:青翠的雾气。
  • :逼近、靠近。
  • 庐山:指庐山,著名的风景名胜。
  • 寒流:冷风或冷流。
  • 尽日闲:整天悠闲自在。
  • 忘机:忘却世俗的思虑和计较。
  • :淡泊、不在意。
  • 荣利:名利、荣华富贵。
  • 高躅:轻松的步伐。
  • 松关:松树环绕的关口,意指自然环境。

典故解析:

“庐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历代文人都以庐山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脱。“松关”则是象征清幽、宁静的地方,常用来指代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大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在庐山的闲适时光,表明他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文化风潮。

诗歌鉴赏:

李大临的《谒濂溪周虞部》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帘前翠霭逼庐山”描绘了一个青翠欲滴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内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门掩寒流尽日闲”一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闲适的氛围。门紧闭,寒流被挡在外面,表现出诗人对外界纷扰的拒绝,体现了他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第三句“我亦忘机澹荣利”则表达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心态,忘却了世俗的荣华富贵,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喜君高躅到松关”,不仅表明他对友人的欢迎,也暗示了这种友谊在自然之中的愉悦氛围。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理想,体现了宋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帘前翠霭逼庐山:窗前的青翠雾气紧紧围绕着庐山,描绘了迷人的自然景色。
  2. 门掩寒流尽日闲:关上门,冷风在阳光下透出闲适的气息,突出一种安静的生活状态。
  3. 我亦忘机澹荣利:我也忘却了世俗的计较和名利,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4. 喜君高躅到松关:我很高兴你从松关而来,显示了对朋友的热情和对自然环境的欣赏。

修辞手法:

  • 对仗: “寒流”与“尽日闲”形成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 使用“庐山”、“松关”等自然意象,营造出悠闲自得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淡泊、闲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霭:象征生机与清新,体现自然的美。
  • 寒流:代表外界的纷扰与压力。
  • 松关:象征宁静与清幽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庐山”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座山
    • C. 一个人物
  2. “我亦忘机澹荣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态度?

    • A. 追求名利
    • B. 忘却名利
    • C. 对名利无所谓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氛围是怎样的?

    • A. 喧闹
    • B. 宁静
    • C. 紧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待丁大士弟来》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追求,两者都体现出文人对清新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3. 《李大临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将去南阳作 浪淘沙令 夜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浪淘沙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入字旁的字 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大无穷 克字旁的字 一念之私 都仓 偃武崇文 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女沙弥 徘徊观望 节拊 金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湛滞 月字旁的字 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跸 喜不自禁 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