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5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8:31
同韵和元明兄知命弟九日相忆二首
作者:黄庭坚
革囊南渡传诗句,
摹写相思意象真。
九日黄花倾寿酒,
几回青眼望归尘。
蚤为学问文章误,
晚作东西南北人。
安得田园可温饱,
长抛簪绂裹头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头提到带着诗句南渡,表达相思之情的真实。提到“九日黄花倾寿酒”,指的是重阳节时喝酒赏菊的习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思念。接着,作者回忆起早年为了学问而误入歧途,晚年却四处漂泊,成为了东西南北的游子。最后,作者感叹如果能够拥有一片田园,便可以安稳温饱,不再需要高官厚禄。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理学家。黄庭坚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关注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诗中流露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仕途失意的无奈与对清淡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仗的方式,展现了黄庭坚在情感表达上的深刻与细腻。诗的开头“革囊南渡传诗句”,以动词“传”引入,显示出诗人对知识与情感的追求。接下来的“九日黄花倾寿酒”,通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巧妙地引入了朋友的祝福与思念,增添了生活的温情。
在“蚤为学问文章误,晚作东西南北人”中,诗人自省,意识到早年的追求使他偏离了真实的生活,晚年四处漂泊,成为无根的游子,这种反思让整首诗增添了悲凉的情感色彩。最后两句“安得田园可温饱,长抛簪绂裹头巾”,透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次感,体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诗人气质,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反思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日”指的是哪个节日?
“安得田园可温饱”中“田园”象征什么?
诗人对自己早年的选择有什么看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