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时间: 2025-04-26 04:57:07

诗句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

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

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

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

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

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

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

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

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

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

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7:07

原文展示

韦道安(道安尝佐张建封于徐州,及军乱而道安自杀)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道安本儒士,颇擅弓剑名。
二十游太行,暮闻号哭声。
疾驱前致问,有叟垂华缨。
言我故刺史,失职还西京。
偶为群盗得,毫缕无馀赢。
货财足非吝,二女皆娉婷。
苍黄见驱逐,谁识死与生。
便当此殒命,休复事晨征。
一闻激高义,眦裂肝胆横。
挂弓问所往,趫捷超峥嵘。
见盗寒涧阴,罗列方忿争。
一矢毙酋帅,馀党号且惊。
麾令递束缚,纆索相拄撑。
彼姝久褫魄,刃下俟诛刑。
却立不亲授,谕以从父行。
捃收自担肩,转道趋前程。
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
父子更抱持,涕血纷交零。
顿首愿归货,纳女称舅甥。
道安奋衣去,义重利固轻。
师婚古所病,合姓非用兵。
朅来事儒术,十载所能逞。
慷慨张徐州,朱邸扬前旌。
投躯获所愿,前马出王城。
辕门立奇士,淮水秋风生。
君侯既即世,麾下相欹倾。
立孤抗王命,钟鼓四野鸣。
横溃非所壅,逆节非所婴。
举头自引刃,顾义谁顾形。
烈士不忘死,所死在忠贞。
咄嗟徇权子,翕习犹趋荣。
我歌非悼死,所悼时世情。

白话文翻译

韦道安原本是一位读书人,擅长弓箭。二十岁时游历太行山,傍晚听见哭声。疾驰到前面询问,见一位老者垂下华丽的缨绳。老者说:“我曾是刺史,因失职返回西京,碰上群贼,身无分文。”他不吝惜财富,有两个女儿都很美丽。苍天见他遭受驱逐,谁能知道他是死是活?他宁愿殒命,也不愿再参与征战。听闻激发了他的高尚情操,眼角发红,肝胆俱裂。道安挂上弓箭,询问要去哪里,快如飞燕,超越了常人。见到盗贼在寒冷的山涧阴影中,排成一列愤怒对峙。用一箭射死头目,余党惊恐四散。下令捆绑他们,绳索相互支撑。那些女子已经失去灵魂,等待着刀下的刑罚。却不向她们直接授予,还叮嘱她们要遵从父亲的意愿。收拾好东西,转身向前行。夜里出发,敲石火光,山林一片明亮。父子再次相拥,泪血交融。恳求归还财物,女儿称呼他为舅舅。道安义无反顾地离去,重视义理而轻视利益。古时婚姻问题,合姓不应用兵。十年来专心于儒学,所能施展的情怀。慷慨激昂,展现于徐州,朱红的门庭上迎风飘扬的旌旗。投身于义愿,前马出王城。辕门前立着奇士,淮水秋风萧瑟。君侯已然即位,麾下人心动摇。孤立无援地抗拒王命,钟鼓声响彻四野。横扫敌人并不受阻碍,逆天而行也无所畏惧。抬头自引刀刃,顾及道义又何顾形迹?烈士不忘死亡,所死之处在于忠贞。咄嗟呼应权臣子,趋荣之事依旧繁盛。我歌唱的并非为了悼念死亡,而是悼念这个时代的情感。

注释

  1. 道安:韦道安,字子安,唐代著名的儒士,因在军乱中选择自尽而闻名。
  2. 刺史:地方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地区的政务,类似于现在的省长。
  3. 群盗:指一群强盗。
  4. 苍黄:指天命或天意,常用以形容命运的无常。
  5. 麾令:指发号施令,带领部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著有《柳河东集》。他与韩愈并称“韩柳”,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文学应回归古代的朴实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中期,正值政局动荡、士族与权臣之间矛盾加剧的时期。韦道安的悲剧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士人对忠义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柳宗元的《韦道安》以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了一个忠诚士人的悲剧命运。诗中通过对韦道安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贞不屈精神的赞美与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开篇描绘道安的背景,展现了他作为文人的气质及其在军事上的才能,随后转入描写他因军乱而选择自杀的悲壮情景。

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层次分明,前半部分描写道安的背景及遭遇,后半部分则是他面对危机时的果敢与决绝。诗中运用大量生动的意象,如“夜发敲石火,山林如昼明”,不仅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也表现出道安在绝境中的英雄气概。

柳宗元通过对道安的高度赞美,揭示了士人对忠诚与正义的坚定信念。在诗的最后,柳宗元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也反映了他心中对理想社会的渴望。整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命运的作品,更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道安本儒士:韦道安原本是位读书人,强调他的文化背景。
  • 疾驱前致问:迅速赶到前面询问,表现出他关心他人的态度。
  • 一矢毙酋帅:用一箭射死盗贼的头目,展示了他的勇敢与技巧。
  • 举头自引刃:最后选择自杀,表达了对忠义的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涕血纷交零”与“泪血交融”,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比喻:如“如昼明”,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光亮,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忠诚与义气的重要性,反映了士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壮,同时也对当时社会的腐败与权力的不公表示了深深的哀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弓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
  • 号哭声:代表着失去与悲痛。
  • 夜发敲石火:象征着希望与果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韦道安因何选择自杀?

    • A. 因为失职
    • B. 因为忠义
    • C. 因为财富
    • D. 因为爱情
  2. 诗中提到的“苍黄见驱逐”是指什么?

    • A. 物质的损失
    • B. 生命的无常
    • C. 国家政权
    • D. 个人名誉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现思乡情怀的经典作品。
  • 《赤壁赋》:苏轼,表达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韦道安》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反映了政治动荡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但柳宗元更强调个人的忠义与选择,而杜甫则着重于对国家前景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柳宗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望孤石诗 拟古诗 岁暮悲诗 春羁诗 梦归乡诗 怀远人 卖玉器者诗 过铜山掘黄精诗 观圃人艺植诗 园中秋散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穷巷陋室 率性任意 拽欛扶犁 黑字旁的字 五谷丰登 吃不退 连宵达旦 蜀雓 包含罹的词语有哪些 首字旁的字 竹林之游 遁世绝俗 小字头的字 刑马作誓 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