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9:1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9:14:32
过陂子迳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七绝句
草光叶润亦清佳,翠里生香不是花。
一事说来人不信,蕨长如树蚓如蛇。
在陂子小道上走了五十多里,树木高耸遮天,写下这首七绝来解闷。
草色鲜绿,叶子滋润,景色清新美好,翠绿的地方生出香气,竟然不是花。
有一件事情说出来,人们却不相信,蕨菜长得像树,蚯蚓般的形状像蛇。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蕨”与自然界的生长现象皆为诗人对大自然观察的结果,反映出一种田园诗的意境。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杰出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致观察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形成独特的田园风格。
此诗创作于杨万里游历途中,他在陂子小路漫步时所感受到的自然美景,抒发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和观察。开篇以“草光叶润亦清佳”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日景象,草色鲜绿,树叶滋润,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诗人通过“翠里生香不是花”一句,巧妙地引入了自然界中其他植物的芬芳,表明自然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最后两句则展现了一种幽默的反讽,蕨菜的生长形态让人难以置信,彰显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幽默的表达方式。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趣味性,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事物的热爱与敬畏。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观察,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奇异,展现了诗人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诗中“草光叶润”表达了什么样的景象?
“翠里生香不是花”强调了什么?
诗中提到的“蕨”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