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8:25
除夕前一日归舟夜泊曲涡市宿治平寺
作者:杨万里
江宽风紧折绵寒,
滩多岸少上水船。
市何曾远船不近,
意已先到灯明边。
夜投古寺冲泥入,
湿薪烧作虫声泣。
冷窗冻笔更成眠,
也胜疏篷仰见天。
市人歌呼作时节,
诗人两滕高於颊。
还家儿女问何如,
明日此怀犹忍说。
全诗翻译:
江面宽广,风大得让人感到寒冷,滩涂多而岸边少,水上船只难以靠近。市场的喧嚣似乎并不遥远,心中已提前到达灯火辉煌的地方。夜晚在古寺中靠岸,泥水冲击着船身,湿柴火燃烧发出虫鸣声。冷窗冻笔,让我更加困倦,甚至不如在稀疏的船篷下仰望天空。市场上的人歌唱呼喊,正是节日的时刻,而我却在此时高声吟咏。回到家中,儿女们问起情况,明天我会如何表达这份思念,心中仍难以启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古寺”可能指代一个历史悠久的寺庙,象征着时间的延续与人们心灵的寄托。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表现出深厚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除夕前夕,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冬夜归舟途中,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过年时节的温馨与期待。
这首诗通过描绘除夕前夜归舟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乡之情。首联“江宽风紧折绵寒”,开篇即营造出寒冷的气氛,江水宽广,风大而刺骨,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感受。接下来的“滩多岸少上水船”,则通过空间的对比,表现出诗人行舟的艰难与不易,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市何曾远船不近,意已先到灯明边”,诗人描绘了市场的喧嚣与热闹,心中却早已向往着温暖的灯光,象征着对家与团圆的渴望。随后的“夜投古寺冲泥入”,则是诗人对归宿的追寻,古寺的宁静与泥水的冲击形成鲜明对比,使得这一夜更加显得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团圆的期待,情感深沉而真挚。结尾“明日此怀犹忍说”,更是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团聚的渴望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渴望团聚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孤独与无奈的对比,展现了浓厚的除夕氛围。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江宽风紧”是形容什么?
A. 温暖的天气
B. 寒冷的环境
C. 船只的多样
“意已先到灯明边”中的“灯”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希望与团圆
C. 市场热闹
诗人夜晚停泊在何处?
A. 市场
B. 古寺
C. 家中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描绘环境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勾勒出深沉的思乡情。两者都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但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