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剔银灯》

时间: 2025-04-27 15:47:34

诗句

我辈风流放荡。

当指点、古人多妄。

白塔红亭,幽龛别户,不藉重重纱帐。

振衣千仞,欲倒就、南湖成酿。

恰喜求羊赓唱。

试问取、山川无恙。

飞路盘空,长松直上,此际烟霞偏壮。

不厌相看,才信得、青莲非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7:34

原文展示

剔银灯
作者: 邹祗谟 〔清代〕

我辈风流放荡。
当指点古人多妄。
白塔红亭,幽龛别户,不藉重重纱帐。
振衣千仞,欲倒就南湖成酿。
恰喜求羊赓唱。
试问取山川无恙。
飞路盘空,长松直上,此际烟霞偏壮。
不厌相看,才信得青莲非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风流洒脱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古人理想的反思。诗中提到白塔红亭,幽静的庙宇和别致的房屋,似乎与世无争,不需要层层的遮掩。作者想要振衣千仞,以南湖之水酿造自己的理想;同时也欣喜于羊赓的歌声,询问山川是否依旧安好。在高空飞翔的路上,长长的松树直上云霄,此时的烟霞显得格外壮丽。最后,作者对青莲的信仰坚定,认为其非虚妄。

注释

  • 剔银灯:指的是一种灯具,象征着照亮黑暗,带来希望。
  • 风流放荡:形容人生活洒脱而不拘束。
  • 白塔红亭:指古建筑,展现了古代文化的风采。
  • 幽龛别户:隐秘的庙宇和独立的房屋,体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
  • 振衣千仞:指在高山之巅振衣而立,象征着志向高远。
  • 青莲:常用作象征高洁的品格,出自《离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邹祗谟,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古人思想的反思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古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古人智慧的怀念。

诗歌鉴赏

《剔银灯》以清新的意象和豪放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开篇即以“我辈风流放荡”引出主题,传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白塔红亭”和“幽龛别户”,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也隐含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向往。

接下来的“振衣千仞,欲倒就南湖成酿”,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渴望在高处振衣而立,酿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尤其是“飞路盘空,长松直上”,在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带上了诗人对理想的坚定追求。最后,诗人通过“青莲非诳”,强调了对高洁理想的信仰,表现了对真理和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风格豪放,意象丰富,体现了清代诗人对个体自由与自然美的深刻认知和赞美,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辈风流放荡:我这一代人生活洒脱、不受拘束。
  2. 当指点古人多妄:应该多指点古人的生活方式,但也有虚妄之处。
  3. 白塔红亭,幽龛别户,不藉重重纱帐:描绘古代建筑的美丽与宁静,不需要繁复的遮掩。
  4. 振衣千仞,欲倒就南湖成酿:在高山之巅振衣而立,想要把南湖的美景转化为自己的理想。
  5. 恰喜求羊赓唱:恰好高兴于羊赓的歌声,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6. 试问取山川无恙:询问山川是否安好,反映对自然的关心。
  7. 飞路盘空,长松直上,此际烟霞偏壮:在高空的飞行路上,长松直上,烟霞景色显得格外壮丽。
  8. 不厌相看,才信得青莲非诳:对青莲的信仰坚定,不会因为外界的变化而动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与南湖的酿酒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如“白塔红亭,幽龛别户”,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山川赋予情感,表现对自然的深切关怀。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理想与自由,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强调了对真理与高洁理想的执着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塔红亭:象征着古代文化的美丽与宁静。
  2. 幽龛别户:代表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3. 长松: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与志向,寓意坚定与不屈。
  4. 青莲:象征着理想与高洁的品德,传达出诗人内心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我辈风流放荡”中的“风流”是指: A. 风景如画 B. 生活洒脱 C. 风云变幻

  2. 诗人所提到的“白塔红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建筑的赞美 B. 对古人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热爱

  3. “青莲非诳”表达了诗人如何的信念? A. 对理想的怀疑 B. 对理想的坚定信仰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登高》 - 杜甫
  3. 《江雪》 - 柳宗元

这些作品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剔银灯》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思考与情感,但《静夜思》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剔银灯》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早朝行 玉环引送伯庸北上 古意 君莫舞 送妻 缫丝联句 河渚雨中探梅 南山亭秋望同让山上人 自高淳东坝泛舟小溪趋溧阳 河边枯树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象形夺名 先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山梁之秋 包含庳的词语有哪些 人不自安 癶字旁的字 感篆五中 险鸷 走字旁的字 开示 劲拔 钦企 鄙视 役结尾的成语 下水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