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1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14:34
夜半空阶细雨。牵引出千思万虑。尘满空厨,烟虚瘦突,巧妇难将字煮。几声琼语。如向我愁人悲诉。庭竹飕飕碧聚。幽草助愁难去。未补敝裘,穿残破絮,还在子钱家住。萍踪何处。恨不向西风化羽。
夜深时分,空荡荡的台阶上细雨淅淅沥沥,勾起了我心中千般思绪。厨房里满是尘埃,烟雾弥漫,瘦弱的身影显得无所适从,巧妙的妇人难以将这些烦恼化为文字。几声美妙的言语,似乎在向我诉说着愁苦。庭院中的竹子轻轻摇曳,幽静的草丛更是助长了我的愁苦。衣衫褴褛难以修补,仍穿着残破的衣物,生活在朋友的家中。漂泊的踪迹在哪里?真希望能化作西风的羽翼,随风而去。
陈璘(兰修),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创作风格受传统诗词影响,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此诗作于夜雨时分,诗人受到雨声和周围环境影响,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雨的细微声响成为情感的引子,使得诗人在寂静的夜里思绪万千。
《剔银灯 夜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陈璘通过描绘夜雨的景象,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篇即以“夜半空阶细雨”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阴郁的氛围,细雨的滴落声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与愁苦。接着,诗人描绘厨房的尘埃与烟雾,巧妙地将生活的琐碎与烦恼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心灵的压抑感。
随着诗句的展开,琼语的出现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的情感,仿佛在黑暗中透出一线光明。然而,随之而来的庭竹与幽草的描绘,又将这种温暖瞬间化为愁苦,似乎在提醒着诗人即便有声有色的言语,也无法掩盖内心的孤独。
最后,诗人在“未补敝裘,穿残破絮”的自述中,隐喻了生活的困境与无奈,流露出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期望能够化作风中的羽翼,寻找一处安宁。整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雨、厨房、竹子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同时也渗透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展现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中“夜半空阶细雨”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萍踪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未补敝裘”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