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供奉弹箜篌歌》

时间: 2025-04-22 14:42:30

诗句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

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

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

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

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

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

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

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

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

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

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

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

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

若向人间实难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4:42:30

原文展示:

李供奉弹箜篌歌
作者: 顾况 〔唐代〕

国府乐手弹箜篌,赤黄绦索金鎝头。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起坐可怜能抱撮,大指调弦中指拨。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珊瑚席,一声一声鸣锡锡罗绮屏,
一弦一弦如撼铃。
急弹好,迟亦好宜远听,宜近听。
左手低,右手举,易调移音天赐与。
大弦似秋雁,联联度陇关;
小弦似春燕,喃喃向人语。
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
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
美女争窥玳瑁帘,圣人卷上真珠箔。
大弦长,小弦短,小弦紧快大弦缓。
初调锵锵似鸳鸯水上弄新声,
入深似太清仙鹤游秘馆。
李供奉,仪容质,身才稍稍六尺一。
在外不曾辄教人,内里声声不遣出。
指剥葱,腕削玉,饶盐饶酱五味足。
弄调人间不识名,弹尽天下崛奇曲。
胡曲汉曲声皆好,弹著曲髓曲肝脑。
往往从空入户来,瞥瞥随风落春草。
草头只觉风吹入,风来草即随风立。
草亦不知风到来,风亦不知声缓急。
爇玉烛,点银灯光照手,实可憎。
只照箜篌弦上手,不照箜篌声里能。
驰凤阙,拜鸾殿,天子一日一回见。
王侯将相立马迎,巧声一日一回变。
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
银器胡瓶马上驮,瑞锦轻罗满车送。
此州好手非一国,一国东西尽南北。
除却天上化下来,若向人间实难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国府乐手李供奉弹奏箜篌的场景。他的乐器绳索鲜艳,金色的头饰闪耀。清晨里,乐声传入鸳鸯殿,夜晚则在明月楼下悠扬。李供奉的双手灵活,指法娴熟,拨动琴弦如同舞动,乐声细腻动人,似乎惊飞了树下的小鸟。

坐在珊瑚席上,乐声宛如珍珠落下,清脆悦耳。无论快慢,远听近听都别有滋味,左手低调,右手高举,音调随心而动。大弦如同秋天的雁,匆匆飞过;小弦则似春燕,轻声细语。手指灵巧,腕力柔软,乐音如风般变幻。

乐声清脆,犹如碎玉落下,美女们争先恐后地窥视,圣人也为之动容。大弦长,小弦短,紧张与松弛之间自有其韵。初调声如水面上的鸳鸯,深处如仙鹤游弋于秘馆。李供奉仪容端正,身材高大,但在外界不轻易显露自己,内心的乐声却不曾停歇。

他的指法如剥葱,腕力如削玉,调味五味俱全。他的调子无人知晓,弹尽天下奇曲。胡曲与汉曲声俱美,乐音从窗外轻轻飘入,随风落在春草上。草只觉风吹入,风来草便随之而立。草不知风的到来,风也不知声的快慢。

点亮烛光,银灯照手,实在令人厌恶。只照到箜篌上手,不照乐声的深邃。天子每日可见,王侯将相也纷纷迎接,巧妙的乐声每日都有变化。这样的乐手,值得千金买一曲。银器与胡瓶在马上驮运,瑞锦与轻罗满车送来。此地的好手不止一国,南北皆有。除了天上的神仙之乐,世间很难得见如此精妙的演奏。

注释:

  • 箜篌: 一种古老的弦乐器,形状似竖琴。
  • 国府: 指当时的中央政府或朝廷。
  • 敕鸳鸯殿: 可能是指专为皇帝或贵族所设的音乐殿堂。
  • 李供奉: 诗中主角,乐手的名字,供奉是对其地位的尊称。
  • “声声不遣出”: 指乐声在心中回荡,不愿轻易外露。
  • “曲髓曲肝脑”: 形容音乐的深刻和强烈的感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况,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音乐、情感的敏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涉及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作为国府乐手,李供奉在当时的乐团中担任重要角色,诗歌通过描绘他的弹奏,展现了音乐的美妙与乐手的才华,反映出当时对艺术的崇尚与追求。

诗歌鉴赏:

《李供奉弹箜篌歌》是一首典雅而细腻的乐曲描写诗,展现了唐代音乐文化的繁盛与乐手的高超技艺。诗中不仅描绘了李供奉精湛的弹奏技巧,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音乐的魅力。

诗的开篇即以“国府乐手弹箜篌”引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国都场景。接下来,通过对乐器的描写,如“赤黄绦索金鎝头”,展现了箜篌的华丽与精致,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随着诗的展开,李供奉的弹奏技巧被细致描绘,左手与右手的配合、音调的变化,无不体现出他深厚的音乐素养与技艺。诗中“手头疾,腕头软,来来去去如风卷”,用生动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流畅与变幻,令人感受到一股强烈的节奏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对乐声的描绘,如“声清泠泠鸣索索,垂珠碎玉空中落”,细腻而富有诗意,仿佛让人听到了箜篌的声音,感受到了乐音的美妙。诗中还提到美女与圣人争相观看,反映出音乐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人们对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也是对李供奉这一艺术家的敬意,透过音韵的美,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宽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国府乐手弹箜篌 - 直接点明主题,介绍乐手的身份和乐器。
  2. 赤黄绦索金鎝头 - 描述乐器的外观,色彩鲜艳,华丽的装饰强调了其重要性。
  3. 早晨有敕鸳鸯殿,夜静遂歌明月楼 - 显示乐手在不同时间和场合的表现,营造出一种诗意的环境。
  4. 起坐可怜能抱撮 - 形容乐手弹奏时的姿态,展现出其优雅与技巧。
  5. 腕头花落舞制裂,手下鸟惊飞拨剌 - 形象地描绘弹奏时的动态,音乐如舞动般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 “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通过生动的比喻将乐器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表现力。
  • 拟人: “风亦不知声缓急”,赋予风以人的感情,强调音乐的不可捉摸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李供奉弹奏的细致描绘,表现了对音乐的热爱与对艺术家的崇敬,反映了唐代文化的繁荣与多样性,同时展现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乐手的非凡才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箜篌: 象征着高雅的艺术与音乐。
  • 鸳鸯殿、明月楼: 表达出音乐在美好环境下的悠扬情境。
  • 春燕、秋雁: 代表着自然与季节的变化,象征着乐音的流动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供奉弹奏的乐器是什么?

    • A. 琵琶
    • B. 箜篌
    • C. 古筝
  2. 诗中提到的“早晨有敕鸳鸯殿”主要反映了什么?

    • A. 乐手的身份
    • B. 音乐的场所
    • C. 乐器的特点
  3. “大弦似秋雁,小弦似春燕”用来描绘什么?

    • A. 音乐的旋律
    • B. 乐器的外观
    • C. 乐手的技巧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也是描绘自然与音乐的结合。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体现了对音乐的感怀。

诗词对比:

  • 顾况的《李供奉弹箜篌歌》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描绘了音乐的魅力,但前者侧重于乐手的技艺,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乐曲带来的感情共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音乐文化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二十七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其一 望江南 其六 望江南 过瓜洲渡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五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有感 望江南·自题长征画扇寄赠萧将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冲粹 工字旁的字 包含最的词语有哪些 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野 弓字旁的字 携泮 一心同功 己字旁的字 繁言蔓词 鬲字旁的字 十病九痛 退让贤路 耿耿在心 百密一疏 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股肱之力 页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