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3: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3:20
酅公合祔挽歌
——顾况 〔唐代〕
草露前朝事,荆茅圣主封。
空传馀竹帛,永绝旧歌钟。
清镜无双影,穷泉有几重。
笳箫最悲处,风入九原松。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已逝者的哀悼。诗中提到草露与前朝的事情,暗示历史的沧桑;荆茅中封圣主,反映出对统治者的怀念。传承的竹帛已经成空,旧时的歌声和钟声也都已不再。清镜中再无双影,穷泉之处又有几重深邃。笳箫声最为悲怆,风声穿透九原的松林,令人感到无尽的哀伤。
顾况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感慨,风格独特,富有哲理。
《酅公合祔挽歌》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国家繁荣,但社会变化也带来了许多动荡和思考。此诗可能是为了悼念某位历史人物或朋友,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惋惜和对历史的反思。
整首《酅公合祔挽歌》以淡淡的哀愁贯穿始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历史遗踪,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感慨。诗的开头以“草露”引入,唤起人们对过往的回忆,随之“荆茅圣主封”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暗示着昔日的繁荣已成过去。后面的“空传馀竹帛”,更是加深了这种历史的无常,似乎强调着一切成就终会被时间抹去。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中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清镜无双影”与“穷泉有几重”相辅相成,表现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孤独与深邃。最后一句“笳箫最悲处,风入九原松”,则在音乐的悲怆中增强了这种孤独感,笳箫的低沉声响中,透出一种无奈和对逝去的怀念,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追忆与反思,表达了对逝去岁月和人物的怀念与哀悼,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草露”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过去的历史
C. 未来的希望
“笳箫最悲处”中,笳箫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诗中的“竹帛”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历史记录
C. 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