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道者》

时间: 2025-08-06 14:31:09

诗句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4:31:09

赠道者

作者: 马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深居白云穴,静注赤松经。
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的道者,深藏在白云环绕的山洞中,专心研读《赤松经》。他时常在龙潭之上,焚香祭拜斗宿星辰。

注释:

  • 白云穴: 指隐士所居之处,形容环境清幽、远离尘世的洞穴。
  • 赤松经: 道教经典之一,内容多为道理的阐述与修行的指引。
  • 龙潭: 传说中的神秘水域,常与道教文化相关,象征清净与灵性。
  • 斗星: 指北斗星,传统文化中常作为导航与占卜的星辰,象征着修行者的崇高信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道教诗作著称,作品多描绘隐士生活及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隐者对自然与精神修炼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描绘了道者隐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道教文化中对清静与修行的重视。首句“深居白云穴”以“白云”象征了隐逸与洁净,营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清幽氛围。接下来的“静注赤松经”进一步强调了道者的专注与虔诚,表现了对经典的深入研究与心灵的宁静。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往往龙潭上,焚香礼斗星”展现了道者的祭拜活动,龙潭作为自然界中神秘的水域,象征着灵性与哲理,而焚香礼斗星则是与宇宙对话、寻求道教真理的体现。整首诗以静谧的意境和清新的情感,传达出一种脱离世俗、追求内心平和的理想生活状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深居白云穴: 描绘隐士的居住环境,象征其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 静注赤松经: 表达道者沉浸于经典之中,专心致志的态度,体现了道教追求的智慧。
  • 往往龙潭上: 提及道者的活动场所,强调自然之美与灵性。
  • 焚香礼斗星: 祭拜星辰,象征对宇宙的尊重与对道理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深居白云穴”与“焚香礼斗星”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 通过“白云”、“龙潭”、“斗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和谐、清新的道教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隐士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对道理的追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

意象分析:

  • 白云: 象征清净与隐逸的生活,代表着道教的超脱。
  • 赤松经: 代表道教的智慧与修行的指引。
  • 龙潭: 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灵性的寄托。
  • 斗星: 代表宇宙的崇高与道教的信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赤松经”是什么?

    • A. 一种音乐
    • B. 道教经典
    • C. 诗歌作品
    • D. 历史书籍
  2. “深居白云穴”中的“白云”象征什么?

    • A. 喧嚣
    • B. 清净
    • C. 财富
    • D. 知识
  3. 诗人通过焚香礼斗星表达了什么?

    • A. 对自然的无视
    • B. 对宇宙的尊重
    • C. 对世俗的追求
    • D. 对金钱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者都描绘了隐士的生活,但王维的作品更加注重景物描写,而马戴则更强调内心的修行与道教理念,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查询

游秀州东湖 佚老堂为江州陶宣德题 延州柳湖 其三 雨中过临平湖 慈姥矶 其一 姑熟溪 其二 姑熟溪 其一 送程给事知越州 次韵辛著作兴化园池诗 其二 次韵辛著作兴化园池诗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蟠峙 物尽其用 气闷 羽字旁的字 易子析骸 王字旁的字 皇天无老眼 顾头不顾脚 兴结尾的成语 肉字旁的字 包含撷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意兴索然 自不量力 包含叫的成语 立方体 病字头的字 见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