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13:16
纳凉
王维 〔唐代〕
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
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
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
偃卧盘石上,翻涛沃微躬。
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
贪饵凡几许,徒思莲叶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幽静的自然景象。成千上万的高大树木间,清澈的溪水流淌而过。面前是广阔的河流,微风轻轻吹来,令人心旷神怡。水面泛起涟漪,白色的沙滩如同无云的天空。笔者倚卧在盘状的石头上,波涛翻滚,轻轻拍打着我的身躯。用水冲洗双脚,眼前有位钓鱼的老人。心中不禁思索,饵料究竟有多少,徒然想念那东边的莲叶。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钓鱼翁”可能暗指古代隐士的生活方式,象征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也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王维,字摩诘,号宁国,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一生经历了盛唐到中唐的变迁,其诗作大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纳凉》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安定,诗人常常在山水间徜徉,享受闲适的生活。此诗写于夏日,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中纳凉的惬意与对生活的思考。
《纳凉》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热爱,诗中以清流、乔木、钓鱼翁等自然元素为主线,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场景。开头的“乔木万馀株,清流贯其中”勾勒出一幅自然的画卷,树木繁茂,清流淙淙,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前临大川口,豁达来长风”,描绘出广阔的河流与微风,增添了诗的开阔感与动感。接下来的“涟漪涵白沙,素鲔如游空”进一步渲染了水的清澈与宁静,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最后几句描绘了诗人自得其乐的状态,面对钓鱼翁的沉思,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整首诗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了王维超凡的艺术才华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反映了王维的自然观和人生态度。
《纳凉》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素鲔如游空”中的“素”指的是什么?
A) 黑色
B) 白色
C) 红色
D) 绿色
诗中提到的“钓鱼翁”象征着什么?
A) 寻求名利
B) 隐士生活
C) 战争
D) 商人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