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送六舅归陆浑》

时间: 2025-04-30 02:55:14

诗句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55:14

奉送六舅归陆浑

作者: 王维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伯舅吏淮泗,卓鲁方喟然。
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
条桑腊月下,种杏春风前。
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

白话文翻译:

我的舅舅在淮泗一带任职,刚刚归来。
他心情愉悦,悠然自得,不与世俗争斗,
回到东边的田野里耕作。
腊月下,树旁的桑条还在,而春风前,又要种杏树。
他举杯畅饮美酒,赋诗歌唱归去,大家都知道他像陶渊明一样贤良。

注释:

  • 伯舅:指母亲的兄弟。
  • 淮泗:指淮河和泗水,地名。
  • 卓鲁:意为卓越的鲁国。
  • 喟然:叹息,形容心情开阔。
  • 悠哉:形容心情悠然自得。
  • 退耕:回归田园生活,退隐。
  • 东皋:指东边的高地或田地。
  • 条桑:桑树的枝条。
  • 腊月:农历十二月。
  • 酌醴:饮美酒,醴指甜酒。
  • 陶令:陶渊明,指隐士,崇尚田园生活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辋川居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隐逸思想,常表现出清新淡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维的隐居生活时期,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舅舅的归来,展现了隐逸生活的恬静与美好。

诗歌鉴赏:

《奉送六舅归陆浑》通过简单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生活。开篇提到舅舅在淮泗任职,刚刚归来,显示出亲情的温暖和人情的厚重。舅舅的心情愉悦,悠然自得,王维借此表达了对不争名利、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诗中提到“退耕东皋田”,显示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隐逸者的洒脱与淡泊。接着描绘了腊月下的桑树和春风前的杏花,体现了四季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诗人在此中看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希望。

最后一句“酌醴赋归去,共知陶令贤”,不仅表达了与舅舅共饮的愉悦,更在于强调了陶渊明那种归隐田园的贤良之风,反映出王维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伯舅吏淮泗:舅舅在淮泗任职,表明他的社会身份。
  2. 卓鲁方喟然:舅舅心情舒畅,叹息感慨,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满足。
  3. 悠哉自不竞:自得其乐,无需与人争斗,体现出对名利的淡泊。
  4. 退耕东皋田:回归田园,表现出回归自然的渴望。
  5. 条桑腊月下:腊月的桑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6. 种杏春风前:春风下种杏,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7. 酌醴赋归去:饮美酒赋诗,抒发内心的愉快。
  8. 共知陶令贤:陶渊明的典故,强调隐士的高洁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悠哉自不竞,退耕东皋田”,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桑树、杏花等自然意象,传达了清新和生命的美好。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田园生活的淡泊与宁静,以及对亲情的珍视与向往,表达了王维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着生命和希望,代表自然。
  • 杏花:代表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
  • 美酒:象征着生活的愉悦和享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伯舅”是指谁? A. 母亲的兄弟
    B. 父亲的兄弟
    C. 朋友
    答案: A

  2. “悠哉自不竞”中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争名夺利
    B. 无忧无虑
    C. 忙碌奔波
    答案: B

  3.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陶渊明
    C. 杜甫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奉送六舅归陆浑》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隐逸情怀,但王维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绘,而陶渊明则更强调内心的超脱与自由。

参考资料:

  • 《王维诗集》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松隐雨过二首 和虚中见赠二首 其二 和王倅见惠十篇 杂诗二十七首 凤箫吟(郊祀庆成) 山居杂诗九十首 朝中措 次鲁季钦安序堂韵 题王懋功秀才秀野堂 和程右史见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徯幸 有幸不幸 推燥居湿 癞狗扶不上墙 保密 鬼字旁的字 隹字旁的字 缴驳 十字旁的字 心系 怀柔天下 指破迷团 非罴非熊 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