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

时间: 2025-08-05 10:13:13

诗句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

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

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0:13:13

原文展示:

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 文同 〔宋代〕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 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 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

白话文翻译:

雨后的山景格外鲜明,风停后水光显得格外美好。 晴朗的阳光驱散了夜间的雾气,美丽的景色浓郁得仿佛可以扫去。 平时一杯酒,与野外的客人一同畅饮。 从早到晚在山水之间,岁月流逝却不知老去。

注释:

  • 雨馀:雨后。
  • 鲜:鲜明,清晰。
  • 风定:风停。
  • 宿雾:夜间的雾气。
  • 秀色:美丽的景色。
  • 野客:指在野的隐士或朋友。
  • 倾倒:畅饮。
  • 年华:岁月,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同为其友人夏秀才的江居而作的五首诗之一,描绘了江居周围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乐趣。通过这首诗,文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雨后山景的鲜明和水光的美丽,通过“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这样的诗句,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生机。诗中的“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反映了隐逸生活中的闲适和与友人共饮的乐趣。最后两句“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则表达了在自然中度过时光,岁月流逝却不知老去的超然心境。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同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雨馀山景鲜,风定水光好。”:雨后的山景更加鲜明,风停后水面的光影显得格外美好。
  2. “晴阳破宿雾,秀色浓可扫。”:晴朗的阳光驱散了夜间的雾气,美丽的景色浓郁得仿佛可以扫去。
  3. “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平时一杯酒,与野外的客人一同畅饮。
  4. “朝暮山水间,年华不知老。”:从早到晚在山水之间,岁月流逝却不知老去。

修辞手法:

  • 比喻:“秀色浓可扫”比喻景色美丽得仿佛可以扫去。
  • 拟人:“晴阳破宿雾”拟人化地描述阳光驱散雾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美景和隐逸生活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度过时光的超然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景:代表自然的壮丽和生机。
  • 水光:代表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晴阳:代表光明和希望。
  • 宿雾:代表朦胧和神秘。
  • 秀色:代表美丽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雨馀山景鲜”描述的是: A. 雨前的山景 B. 雨后的山景 C. 雨中的山景 D. 雨停后的山景

  2. “晴阳破宿雾”中的“宿雾”指的是: A. 早晨的雾 B. 夜间的雾 C. 午后的雾 D. 傍晚的雾

  3. 诗中“平时一樽酒,野客共倾倒”表达了什么? A. 孤独的饮酒 B. 与友人共饮的乐趣 C. 独自享受自然 D. 对酒的厌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居的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的乐趣。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描绘了江畔的自然景色和赏花的乐趣。

诗词对比:

  • 文同的《夏秀才江居五题 其二 斗碧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但文同的诗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鲜明和生机,而王维的诗则更加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和深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文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详细介绍。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汉代李元礼 水调歌头(次果州冯宗丞韵) 水调歌头 望华山 水调歌头 酬别沈凤于即用来韵 水调歌头·金马空故事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生日 水调歌头 次雪儿中秋对月感怀原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印如斗 豸字旁的字 拨棹子 人格化 乛字旁的字 香润玉温 爬栉 拳头产品 包含熠的词语有哪些 闹茸茸 鬯字旁的字 负气斗狠 长计远虑 灵霄 齒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包含诲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