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21
忽见行行雁,来应自故乡。
天涯多少路,云际几乎霜。
滇水饶葭菼,禺山足稻粱。
金河尔休恋,无限虏弦张。
忽然看到一群群的雁,想必它们是从故乡飞来的。
天涯有多少条路,云际的边缘几乎落满了霜。
滇池的水边生长着丰盛的芦苇,禺山的田地里稻米和粮食也是丰足的。
金色的河流你就不要再眷恋了,那里无尽的乐声就像被俘虏的弦乐。
作者介绍: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震川,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以词、诗、散文闻名,尤其擅长于诗歌创作。其作品常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滇池泛舟时,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大自然的欣赏。滇池是云南省著名的湖泊,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泛舟滇池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忽见行行雁”,瞬间引出雁的形象,唤起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雁的形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归乡与流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天涯多少路,云际几乎霜”,这两句将思乡的情感与自然景象交织在一起,暗示着即使路途遥远,心中的思念仍然如霜般清冷。接下来的“滇水饶葭菼,禺山足稻粱”,则转向对滇池和周围自然美景的描绘,展现了滇池丰富的生态与人文景观。
最后一句“金河尔休恋,无限虏弦张”,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告别,暗示着即使再美好,也不应过于留恋,因其终究会被现实束缚。这种对美的追求与放手,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乡、自然和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展开,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故乡的怀念,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最后则是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充满了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雁象征着什么?
A. 归乡
B. 离别
C. 战争
D. 旅行
“金河尔休恋”中的“金河”指的是?
A. 珍贵的河流
B. 美丽的河流
C. 现实生活
D. 幻想的事物
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什么情感?
A. 怀念
B. 失望
C. 疏远
D. 喜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慎与李白的作品在思乡主题上有相似之处。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思念,而杨慎则通过雁的意象表达同样的情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情感,但表达方式和情感深度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