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劝酒十四首并序》

时间: 2025-05-03 04:34:05

诗句

予分秩东都,居多暇日。

闲来辄饮,醉后辄吟,若无词章,不成谣咏。

每发一意,则成一篇,凡十四篇,皆主于酒,聊以自劝,故以何处难忘酒、不如来饮酒命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4:34:05

诗词名称: 劝酒十四首并序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原文内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在东都任职期间,闲暇之时常常饮酒,酒后吟诗。他认为若没有词句和韵律,就无法表述情感。因此,每当有一个新的想法,便会写成一篇诗作,合计十四首,都是以酒为主题,借此自劝,因此这篇序文强调喝酒的重要性。

注释:

  • 分秩:指担任官职。
  • 东都:指洛阳,唐朝的都城之一。
  • :常常,时常。
  • :吟诵,作诗。
  • 谣咏:指歌谣和吟咏。
  • 主于酒:以酒为主题。
  • 聊以自劝:仅仅用以自我劝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通俗易懂,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
《劝酒十四首》系列诗作创作于白居易在东都的闲暇时光,表达了他对饮酒的热爱以及借酒抒怀的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劝酒十四首并序》是白居易以酒为主题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酒的独特情感。在这组诗作中,白居易不仅表达了醉酒后的豪情壮志,还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诗中借酒抒情,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既有对友人的劝酒,也有对生活的哲理思考。

白居易的诗风以通俗易懂著称,他用简单的语言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通过“劝酒”这一主题,展现了唐代人们对生活的态度,酒不仅是消遣,也是情感的寄托。诗作中流露出的洒脱与豁达,使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心向往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予分秩东都,居多暇日。”
    • 解释:我在东都任职,闲暇时间很多。
  2. “闲来辄饮,醉后辄吟。”
    • 解释:闲来时常饮酒,醉后便吟诵诗歌。
  3. “若无词章,不成谣咏。”
    • 解释:如果没有词句和韵律,就无法形成歌谣。
  4. “每发一意,则成一篇。”
    • 解释:每次有新的想法,就写成一篇诗。
  5. “凡十四篇,皆主于酒。”
    • 解释:总共十四篇,都是以酒为主题。
  6. “聊以自劝,故以何处难忘酒不如来饮酒命篇。”
    • 解释:仅仅用以自我劝慰,因此何不饮酒呢?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 酒在诗中不仅是饮品,更是情感的象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酒的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惜,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代表放松、欢愉,也象征着人生的哲理。
  • : 表达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在东都任职期间,常常做什么? a) 读书
    b) 饮酒
    c) 旅行
    答案: b) 饮酒

  2. 这首诗主要以什么为主题? a) 友情
    b) 酒
    c) 自然
    答案: b) 酒

  3. 诗中提到的“辄”是什么意思? a) 偶尔
    b) 常常
    c) 从不
    答案: b) 常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首》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白居易与李白的饮酒诗作对比,白居易的诗更具平民化,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而李白则展现出豪放的个性与洒脱的饮酒态度。这种对比突显了两位诗人在饮酒主题上的不同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研究》

相关查询

种瑞香 即事 三用韵酬行甫平山之约 除夜 上巳游显亲寺题其壁 其二 次韵章太博迁匠丞不入 立春日雷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贻辄复赓载 其一 次韵郑佥判 其七 雪后梅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绶笥 绪风 包含鹃的词语有哪些 巛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缠头裹脑 橛守成规 蛇入鼠出 兔死凫举 肝髓流野 包含喝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打不相识 圣驾 言字旁的字 包含郑的成语 弓字旁的字 借古喻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