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0: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0:31
不觉百年半,何曾一日闲。
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
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
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漫长的岁月中感到时光飞逝,几乎没有闲暇的日子。清晨随着烛火的影子出门,傍晚又伴随着鼓声返回。酒瓮里并不是没有酒,墙头上也有青山。归来后常常感到困倦,期待着早晚能够展露笑颜。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诗中反复出现的时光与自然的意象,体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诗人白居易以其平易近人的语言风格,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蜚声中外,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作多涉及生活琐事,表达对民生的关心。
《暮归》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他对人生的深思熟虑之时。诗中流露出他对繁忙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是他对岁月流逝的反思。
《暮归》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感受。诗的开头,白居易以“不觉百年半”引入,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快速。诗中通过“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描绘了日常的忙碌,显示出生活的规律性,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状态的无奈和疲惫。接着,诗人又提到“瓮里非无酒,墙头亦有山”,暗示即便生活繁忙,仍旧存在着一些美好的事物与自然景色,给予人一种慰藉和希望。最后两句“归来长困卧,早晚得开颜”则传达了作者对闲暇时光的渴望,期待着能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满足。这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白居易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歌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渴望回归宁静生活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瓮里”指的是什么?
诗人回到家的状态是?
诗中“朝随烛影出,暮趁鼓声还”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