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试日独游曲江》

时间: 2025-05-01 00:16:44

诗句

江莎渐映花边绿,楼日自开池上春。

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6:44

原文展示

出试日独游曲江
作者:赵嘏 〔唐代〕

江莎渐映花边绿,
楼日自开池上春。
双鹤绕空来又去,
不知临水有愁人。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莎草逐渐映衬着花朵的绿色,
阳光照耀着楼宇,池塘的春意也由此而生。
两只白鹤在空中盘旋而来又飞走,
却不知道水边有一个忧愁的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江莎:江边的莎草,是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湿地,给人以生机和活力的感觉。
  • 楼日:指阳光照耀在楼阁上,寓意春天的温暖。
  • 双鹤:指两只白鹤,象征自由和高洁。
  • 临水:指靠近水边,给人一种孤独和惆怅的感觉。
  • 愁人:忧愁的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 902—970),字子云,唐代诗人,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作品多以咏怀和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出试的日子,诗人独自游览曲江,可能是为了解愁,或是感受到科举考试的压力。此时正值春日,春意盎然,而诗人的心情却显得格外沉重。


诗歌鉴赏

《出试日独游曲江》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和个人情感的诗作。开篇的“江莎渐映花边绿”,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然而,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的愁苦情感逐渐浮出水面。诗中“楼日自开池上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春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虽然外界景色美好,但诗人心中的忧愁却并未因此消散。

最后一联“双鹤绕空来又去,不知临水有愁人”,则以双鹤的自由飞翔对比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差。诗人用双鹤的形象,传达了他对自由与快乐的渴望,同时也显现出他对自己困境的无奈与沉重。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使得作品富有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莎渐映花边绿:描写江边的莎草逐渐生长,与花朵的颜色相映成趣,透露出春天的气息。
  • 楼日自开池上春:阳光照耀着楼阁,池塘的春意悄然显现,显现出春天的温暖与活力。
  • 双鹤绕空来又去:双鹤在空中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
  • 不知临水有愁人:白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飞过,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双鹤被描绘成有意识的存在,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为和谐与优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写切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内心的愁苦,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又冲突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莎: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好。
  • 双鹤:象征自由与高雅,带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池水: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蕴含着忧愁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莎”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水生植物
    C. 一种树木

  2. “双鹤绕空来又去”中,双鹤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自由与孤独
    B. 高洁与快乐
    C. 忧愁与失落

  3. 本诗主要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色?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by 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by 李白

诗词对比

  1.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但更侧重于月光与水的交融。
  2.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历史的沉重,展现了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文精选》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三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寿参政徐意一) 水调歌头 送少兰弟谒选赴都 水调歌头(武昌南楼落成,次王漕韵) 水调歌头·抚景几今古 水调歌头(寿赵茶马)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游银山寺和壁间张安国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沿才授职 包含挹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邑字旁的字 黄毛丫头 见谓 星流电击 齮扼 包含于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包含括的成语 愚迷不悟 迂磨 辵字旁的字 包含翻的成语 无遂事 高冠博带 顺耳悦目 幺字旁的字 骄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