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9:10
秋怀四首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山断开平野,河回杀急流。
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
急急後飞雁,翩翩不下鸥。
晚舟犹小待,暮雀已深投。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心情。山峦阻隔了广阔的平原,河流蜿蜒而急促。登高望远要在黄昏时分,风雨交加更显得秋天的萧瑟。急急飞来的大雁,翩翩起舞却不如海鸥轻盈。小舟在傍晚仍在等待,而黄昏的鸟儿已归巢。
在诗中提到的“飞雁”与“鸥”可以引申出诗人对秋天的孤独感受。大雁通常象征着迁徙,代表着离别和思念,而海鸥则相对轻盈自在,形成了一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作者介绍:陈师道,字师道,号惟白,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秋天,正值丰收与离别的季节,诗人借秋天的景象抒发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秋怀四首》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特有的景象与情感。诗人以“山断开平野,河回杀急流”开篇,描绘出秋天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辽阔而又略显孤寂的感觉。这里的“山”和“河”不仅仅是自然的元素,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射,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接着,诗人提到“登临须向夕,风雨更宜秋”,这句展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思考,黄昏的风雨与秋天的情感相得益彰,形成了一种更为深沉的氛围。此时,诗人似乎在寻找某种寄托,试图在自然的变化中找到内心的平静。
而后面的“急急後飞雁,翩翩不下鸥”则通过对比展示了秋天的动态与静谧,大雁的急促与海鸥的轻盈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与渴望平静的心态。
最后一句“晚舟犹小待,暮雀已深投”则回归到生活的具体场景,小舟在傍晚的等待中显得渺小,而归巢的雀鸟则象征着归属与安宁,形成了一种对比,反映出诗人对归属感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秋天的感伤,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情感深邃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雁”象征什么?
A. 自由
B. 离别与思念
C. 安宁
诗人认为何时登高最为适宜?
A. 晨曦
B. 正午
C. 黄昏
“急急後飞雁,翩翩不下鸥”中的对比意图是什么?
A. 强调孤独感
B. 表达快乐
C. 描绘自然美
答案:1-B, 2-C,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