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5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59:24
江平石出涨沙浮,
船阁平洲水断流。
朝暮去来何日了,一杯谁与吊阳侯。
在江面平静时,石头显露,沙滩浮现;
船只和楼阁在平洲上,水流却断断续续。
朝夕之间的往返,何时才能结束呢?
一杯酒,谁来陪我哀悼阳侯?
“阳侯”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显赫的士人或隐士,因其曾受到阳光的照耀而得名。诗中提到的“吊阳侯”则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与哀悼。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文,号静观,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诗词见长。他的作品往往蕴含深厚的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十八日潮》是在诗人感受到自然景象变化的同时,想起故人,表达对时光流逝和友人离去的惋惜之情。潮涨潮落,象征着人生无常,诗人借此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怀念。
《十八日潮》以江河潮汐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开篇以“江平石出涨沙浮”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江面;“船阁平洲水断流”则进一步渲染了水流的断续,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无常。接下来,诗人用“朝暮去来何日了”,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时光的感叹。最后一句“一杯谁与吊阳侯”,则将个人情感与友人怀念相结合,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情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又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和友谊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友人离去的哀悼,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诗中“江平石出涨沙浮”描绘的是怎样的自然景象?
“朝暮去来何日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吊阳侯”中的“阳侯”指的是谁?
以上内容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十八日潮》的情感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