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时间: 2025-04-25 22:40:34

诗句

润色金文数十函,清凉甘露洗尘凡,修行不作伊兰计,只愿三千尽宝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0:34

原文展示

润色金文数十函,
清凉甘露洗尘凡。
修行不作伊兰计,
只愿三千尽宝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花费了数十个函件来润色金文,像清凉的甘露一样洗净了尘世的烦恼。我修行并不想追求伊兰的私利,只希望能得到三千种至宝的庄严。

注释

  • 润色:修饰、加工的意思。
  • 金文:古代铸造的金属铭文,指古代的文字。
  • 甘露:比喻清新、滋润的事物。
  • 尘凡:尘世、俗世,指人间的琐事和烦恼。
  • 伊兰:指一种香草,常用来比喻追求名利。
  • 三千尽宝:象征着众多的珍宝,表示理想的境界或精神的追求。
  • 宝严:意为珍贵而庄严的状态。

典故解析

  • 金文:金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字形式,主要用于青铜器的铭文,象征着历史和文化传承。
  • 伊兰: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比喻名利和个人得失,是对追求物质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夏竦,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哲理和修行,风格清新脱俗,常反映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竦的修行时期,反映了他对人世纷扰的看法,以及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表现了对名利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修行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润色金文”,可以理解为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显示出诗人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接着“清凉甘露洗尘凡”,将修行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进行了对比,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诗中的“修行不作伊兰计”,表达了诗人不愿为了个人名利而修行的决心,反映出一种追求真理和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而最后一句“只愿三千尽宝严”更是将理想和精神追求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象征着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崇高理想,启示我们在追求精神价值的同时,不应被尘世的诱惑所干扰。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润色金文数十函:诗人以数十函的功夫精心修饰金文,表现出对文化的敬重。
    • 清凉甘露洗尘凡:比喻修行的清新和洗净世俗烦恼的效果。
    • 修行不作伊兰计:强调修行不应为个人利益而作。
    • 只愿三千尽宝严:表达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甘露”比喻修行的效果。
    • 对仗:整首诗结构工整,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物质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坚定信念,体现了修行者的理想和追求。

意象分析

  • 金文: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积淀。
  • 甘露:象征精神的滋养与生命的清新。
  • 三千尽宝:象征理想的丰盈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文”主要指什么? A. 文字形式
    B. 一种药材
    C. 一种乐器

  2. “清凉甘露”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物质享受
    B. 精神上的滋养
    C. 友情的温暖

  3. 诗人对“伊兰”的态度是: A. 追求名利
    B. 不屑一顾
    C. 充满向往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对比夏竦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追求,但夏竦更加注重精神修行的内涵,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心灵的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消息 和锡鬯度雁门关 消息 索酒一首与方石 索酒 索酒 解红 呜鹤余音卷一 解红·宋史乐志有解红曲,其谱不传于世。陈氏乐书载和凝作,是为唐词。徐园赏牡丹,偶仿其体 解红·冻云凝住 解红·叹嗟浮世 解红 吾生辰日得桑桑投喂三文鱼刺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不蔽体 拱璧 匕字旁的字 受祚 卓有成效 鬲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鸷曼 扇板 从一以终 幾字旁的字 舐犊情深 造化弄人 东谈西说 包含逆的成语 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