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42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
作者: 夏竦 〔宋代〕
译案多年润法音,性根虽钝信根深。
无明不起冤亲等,应有龙天证此心。
这首诗表达了对法音传承的理解与思考。尽管性根愚钝,但信仰的根基却是深厚的。无明的存在不会让冤屈和亲近的关系产生,应该有龙天的力量来证明内心的真实。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天”在佛教中常用来指代保护法门的神灵,象征着佛法的正义与力量。诗中提及的“冤亲”等,反映了佛教中对因果法则的理解。
作者介绍
夏竦,字君美,号思庐,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出对佛教的深入思考与理解,风格典雅,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佛教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夏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佛教法音的传播和信仰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修行体会。
《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是一首蕴含深厚佛教思想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对法音的阐述,表达了对信仰的执着与对自身修行的反思。尽管自觉性根愚钝,然而正因信根深厚,才使得其对佛法的理解与追求更加坚定。诗中提到的“无明不起冤亲”等句,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迷惑与痛苦,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无明所带来的冤屈与亲近的关系,正是人们在修行路途中的障碍,而这些障碍应该通过内心的觉悟和龙天的护佑来超越。整首诗不仅是对自身修行的反思,也是在提醒信众在修行路上应当保持坚定与清醒。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夏竦将佛教思想与个人感悟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信仰与修行,强调内心的觉悟与对佛法的执着,呼唤信众在修行中保持坚定的信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信根”主要指什么?
A. 个人的性格
B. 信仰的根基
C. 社会的责任
“无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智慧
B. 迷惑与无知
C. 亲情
“龙天”指的是哪个文化中的神灵?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登高”中表现出对人生苦楚的感慨,而《寄传法二大卿并简译席诸大士》则是在探讨信仰与内心的觉悟。两者在表达情感上虽有不同,但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