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5:37
原文展示:
苏子瞻哀辞 张舜民 〔宋代〕
石与人俱贬,人亡石尚存。 却怜坚重质,不减浪花痕。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 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
白话文翻译:
石头与人一同被贬,人已逝去,石头依然存在。 我怜惜那坚硬沉重的质地,它不曾减少浪花的痕迹。 斟满中山的美酒,再添一个高大的盆。 您啊,不再北归,我在万里之外为您招魂。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舜民,宋代诗人,与苏轼有交往。此诗为哀悼苏轼而作,表达了对苏轼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创作背景: 苏轼在政治上多次被贬,最终在海南岛去世。张舜民在得知苏轼去世后,写下了这首哀辞,表达了对苏轼的哀思和对他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石头与人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深切怀念。石头虽坚硬沉重,却无法减少历史的痕迹,正如苏轼的文学和思想影响深远。诗中的“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象征着对苏轼的纪念和哀悼,而“公兮不归北,万里一招魂”则表达了诗人对苏轼的无限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苏轼的敬仰和哀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苏轼的深切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通过石头与人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仰和对其文学和思想影响的肯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石”象征着什么? A. 苏轼的墓碑 B. 苏轼的影响和记忆永存 C. 历史的痕迹 D. 人生的经历
“满酌中山酒,重添丈八盆”中的“中山酒”和“丈八盆”分别象征着什么? A. 美酒和纪念 B. 纪念和哀悼 C. 哀悼和纪念 D. 纪念和纪念
诗中的“招魂”表达了什么? A. 对苏轼的敬仰 B. 对苏轼的怀念和哀思 C. 对苏轼的同情 D. 对苏轼的纪念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