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08
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但知嗜欲求,不必风雨至。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安知万类中,趋舍忘彼己。天乎顾人寰,等是一时戏。受形巨细分,阽危后先尔。浸淫蚍蜉生,穴柱从此始。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
堂上还残留着腥味,堂下却没有聚集的蚂蚁。只知追求欲望,不需要等到风雨来临。客人正在嘲笑忙碌,因为贪婪所得并不多。谁知道在万物之中,追逐与舍弃都忘记了自我。天意看待人间,都只是一场游戏。承受形体的巨大或细微,危险和安全先后到来。渐渐地,蚂蚁开始滋生,从柱子的缝隙开始。庄子也知道这些话,确实应该抛弃智慧。
作者介绍: 王安国(1028-1074),字平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之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性贪婪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通过堂上遗膻与堂下无聚蚁的对比,表达了对于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批判,以及对于天意和命运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贪婪和社会的虚妄。堂上遗膻与堂下无聚蚁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荒谬。诗中的“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批判,指出贪婪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天意和命运的思考,认为人间的一切都只是天意的一场游戏。这种超然的态度与庄子的思想相呼应,强调了抛弃智慧、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情感深沉,体现了王安国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人性贪婪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以及对天意和命运的思考。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于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批判,以及对于顺应自然、抛弃智慧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堂上有遗膻,堂下无聚蚁”暗示了什么? A. 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荒谬 B. 蚂蚁的贪婪 C. 天意的超然 D. 命运的无奈
诗中的“客方笑营营,贪得故无几”表达了什么? A. 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状态 B. 贪婪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 C. 天意的超然 D. 命运的无奈
诗中的“庄生亦知言,信矣当弃智”强调了什么? A. 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B. 人们盲目追求欲望的状态 C. 天意的超然 D. 命运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