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知非》

时间: 2025-05-06 00:45:21

诗句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21

原文展示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白话文翻译

因为你问我关于世间的事,我将告诉你我的看法。第一是禅,第二是喝酒。禅能够消除自我,喝酒可以忘却荣华与衰败。与君细细谈论,请你少留意。儒家教重视礼法,而道家则注重养生。重礼可以滋养名声,养生则多有忌讳。比起这两者,不如学习禅定,这其中有着深厚的滋味。心境开阔如空,清澈宁静胜过睡眠。屏除默默的念头,消除悠长的思绪。春天不会伤春心,秋天不会感秋泪。坐成真实的快乐,宛如接受空中的王者赐福。既然已脱离尘世的劳碌,自然也应当远离惭愧。除了禅,饮酒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说并非无意义。一杯饮下便可忘却,三杯后便能顺其自然。逐臣离去,妻室失踪,降虏败军的将帅,思虑如火般煎熬,忧愁如锁般深重。必须借助百杯美酒,不必惜千金的花费。就像罩中的鱼,若能飞出便能生出两翅。劝你尽管年老,遇到酒要莫回避。否则就去学禅,这两条路都是通向同一个目的。

注释

  • 知非:意指“知错”,与诗人讨论世间事物的真理。
  • :消除、淡化。
  • 荣悴:荣华与衰败。
  • 儒教:儒家学说。
  • 道家:道家思想。
  • 禅定:一种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宁静与专注。
  • 空王赐:象征着无所不包的至高境界,获得的至高无上的快乐。
  • 罩中鱼:比喻被束缚的状态,形容自由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简单明了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社会关怀著称,尤其是在关注民生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影响。

创作背景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是白居易应友人微之的邀请而作,这首诗反映了他对于生活中烦恼与快乐的思考,尤其是通过禅与酒的对比,探讨如何超脱世俗的困扰,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禅与酒,探讨了人生的两种境界与选择。白居易在诗中首先回应了朋友的提问,指出在处理世间事务时,禅与酒各有其独特的意义。禅能够让人忘却自我,达至内心的宁静,而酒则能让人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痛苦。

诗中提到“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表达了通过禅定达到的心灵状态,能够超越春秋的感伤,获得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白居易还运用“罩中鱼”的比喻,描绘了人们被束缚的状态,呼唤人们追求自由与快乐。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语言简练,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的智慧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因君知非问,诠较天下事。 你问我对于世间事物的看法,我会向你解释。
  • 第一莫若禅,第二无如醉。 第一是禅,第二是醉酒,两者各有其价值。
  • 禅能泯人我,醉可忘荣悴。 禅可以消除自我意识,醉酒则能忘却人生的荣华与衰落。
  • 与君次第言,为我少留意。 与你逐步交流时,请你稍加留意我的言辞。
  • 儒教重礼法,道家养神气。 儒家重视礼法规范,而道家则注重修身养性。
  • 重礼足滋彰,养神多避忌。 重视礼法可以增添名声,但养生则需多加忌讳。
  • 不如学禅定,中有甚深味。 不如学习禅定,里面有着更深的滋味。
  • 旷廓了如空,澄凝胜于睡。 心境开阔如空,宁静的状态胜过沉睡。
  • 屏除默默念,销尽悠悠思。 清除内心的默念,消除无尽的思绪。
  •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春天不再伤春心,秋天不再感秋泪。
  • 坐成真谛乐,如受空王赐。 坐在那真实的乐境中,宛如接受至高者的恩赐。
  • 既得脱尘劳,兼应离惭愧。 一旦脱离尘世的劳累,自然也应离开内心的惭愧。
  • 除禅其次醉,此说非无谓。 除了禅,饮酒也是一种选择,这样说并非没有意义。
  • 一酌机即忘,三杯性咸遂。 一杯饮下便可忘却,三杯后便能顺其自然。
  • 逐臣去室妇,降虏败军帅。 逐臣离去,妻室失踪,降虏败军的将帅。
  • 思苦膏火煎,忧深扃锁秘。 思虑如火般煎熬,忧愁如锁般深重。
  • 须凭百杯沃,莫惜千金费。 必须借助美酒,不必在金钱上过于吝惜。
  • 便似罩中鱼,脱飞生两翅。 就像罩中的鱼,若能飞出便能生出两翅。
  • 劝君虽老大,逢酒莫回避。 劝你尽管年老,遇到酒要莫回避。
  • 不然即学禅,两途同一致。 否则就去学习禅,这两条路都是通向同一个目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罩中鱼”比喻人被束缚的状态。
  • 对仗:诗句中有许多对仗工整的句式,如“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
  • 排比:多次使用“第一”、“第二”的排比方式,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选择与智慧,强调通过禅的修行或饮酒的放纵,来超越世俗的烦恼与痛苦,寻求内心的宁静与快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 :象征着忘却烦恼与享受生活。
  • 春秋:象征着人们情感的起伏与变化。
  • 罩中鱼:象征着受困与渴望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两种境界是什么?

    • A. 禅与酒
    • B. 忧与乐
    • C. 春与秋
  2. “春无伤春心,秋无感秋泪”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伤感
    • B. 超脱
    • C. 快乐
  3. 诗人主张饮酒的原因是什么?

    • A. 让人醉
    • B. 忘却烦恼
    • C. 交朋友

答案

  1. A. 禅与酒
  2. B. 超脱
  3. B. 忘却烦恼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饮中八仙歌》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李白《将进酒》: 两者都涉及到饮酒,但白居易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豪放与畅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白居易全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离亭燕 初夏病起 离亭燕·李鉴堂吴原孚两太守份士司马远送郊外 离亭燕•送孙鲁三之汝宁 离亭燕 离亭燕 文燕 离亭燕 送蓝谢青 离亭燕 过鹦鹉楼,玉娟出遗挂相示,并商移厝事,感赋 离亭燕 前题改本 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赋此凭吊 离亭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髟字旁的字 阴曹地府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深文巧劾 气字旁的字 鲜摘摘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通力合作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麻痹不仁 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宽减 尿床 河女 安生服业 毛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渰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