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5:39
适情处处皆安乐,大抵园林胜市朝。
烦闹荣华犹易过,优闲福禄更难销。
自怜老大宜疏散,却被交亲叹寂寥。
终日相逢不相见,两心相去一何遥。
适合情感的地方,到处都是快乐,
大概园林的景色胜过繁华的市朝。
烦恼与荣华虽然容易过去,
然而闲适与福禄却难以消散。
我自怜年纪已大,应该疏散一些交情,
却仍然因亲友的缺席而感到寂寥。
整天相聚却又看不见对方,
两颗心之间的距离是多么遥远。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孤独的深刻思考。白居易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这首诗正是其风格的体现。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平易近人的诗风和深刻的社会关怀著称,尤其擅长写诗抒情,关心民生。
本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在经历了人生的荣华与烦恼之后,他开始思考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真谛。
《谕亲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友情以及孤独的深刻思考。诗中前两句描绘了适合情感的地方与繁华市朝之间的对比,传达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两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虽然烦恼与荣华容易消散,但闲适与福禄却是难以获取的。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虽然身边有亲友,但真正的相聚却是难以实现的。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和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时的无奈与惆怅,读来使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表达了白居易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友情的珍惜,突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和岁月带来的孤独感。
白居易在诗中提到哪种环境更让人感到快乐?
A. 市朝
B. 园林
C. 书房
D. 酒楼
在诗中,诗人感到孤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年纪大
B. 繁华的生活
C. 亲友的缺席
D. 自然环境
诗中“终日相逢不相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满足
D. 兴奋
对比白居易的《谕亲友》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与孤独,但白居易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杜甫则更多地描绘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经历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