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3:22: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3:22:31
蒲叶日已长,杏花日已滋。
老农要看此,贵不违天时。
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
蚯蚓土中出,田乌随我飞。
群合乱啄噪,嗷嗷如道饥。
我心多恻隐,顾此两伤悲。
拨食与田乌,日暮空筐归。
亲戚更相诮,我心终不移。
蒲草的叶子已经长大,杏花也已开始绽放。
老农很看重这些,认为不应违背时令。
清晨起床给牛喂食,驾着双轮车去耕种田地。
土里的蚯蚓爬出来,田间的乌鸦跟着我飞。
它们成群结队地啄食,叫声此起彼伏,像是在饥饿呼喊。
我心中充满怜悯,看着这两种生灵我感到悲伤。
于是我拨下些食物给田间的乌鸦,傍晚时分空着筐子回家。
亲戚们对我更是讥讽,但我心意始终不变。
作者介绍:储光羲(约740年-约799年),字子达,号崇士,唐代诗人。以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乡村田园生活,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民生活的同情。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农业社会,强调对自然节气的重视和农民的辛勤劳动,透视了诗人对生灵的怜悯之情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田家即事》是一首生动描绘农村生活的诗,诗人在日常的农耕中感悟到了自然规律与人情世故。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蒲叶和杏花的生长象征着农时的到来,提示农人要顺应自然。接下来,通过“迎晨起饭牛,双驾耕东菑”的描写,展示了农民的勤劳与执着,体现了对土地的热爱。
而后面的描写则转向自然界的生灵,特别是蚯蚓和田乌,展现了生态的和谐与冲突。诗人对田乌的同情,表现了对生命的怜悯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尽管他在收获上并不如意,日暮空筐归,但对田乌的施食行为显示了他内心的善良与坚定。
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作者对农业生活的深切体验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思考,特别是亲戚间的讥讽与自我坚持的对比,展现出一种独立而坚韧的精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自然的尊重与对生命的怜悯,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勤与坚韧,同时反映了在世俗压力下依然坚持自我内心的价值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蒲叶”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田乌的态度是怎样的?
诗中“日暮空筐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