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1:59
作者: 储光羲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
自咎失明义,宁由贝锦诗。
松柏日已坚,桃李日以滋。
顾己独暗昧,所居成蒺藜。
大贤荐时文,丑妇用蛾眉。
惕惕愧不已,岂敢论其私。
方朔既有言,子建亦有诗。
恻隐及先世,析薪成自悲。
灵鸟酬德辉,黄雀报仁慈。
若公庶伏罪,此事安能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缺陷和时代变化的深刻自省。诗中提到,覆舟的不是伯夷,覆车的不是仲尼,暗示即便是古代的贤者也可能遭遇不幸。作者自责未能明辨是非,而沉迷于华丽的诗句。松柏日益坚韧,桃李也日渐繁茂,但自己却仍然处于无知的黑暗之中,生活在荆棘中。大贤推荐的文章,丑妇却用自己的美丽来吸引人。内心的愧疚让自己难以自持,怎么敢讨论私事?方朔和子建都留下了名言佳句,抒发了对故人的哀思。通过对先贤的追思,自己的悲伤愈加深重。灵鸟以德回报光辉,黄雀以仁爱传递感恩。如果官员犯了罪,这件事又怎能拖延?
作者介绍: 储光羲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时事的关注与深思,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古贤之言,反思自身和时代,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自身责任感的自省。
这首《上长史王公责躬》通过对古代贤者的提及,表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深刻自省与反思。开头即以“覆舟无伯夷,覆车无仲尼”引入,显示出古代贤者也难逃命运的捉弄,巧妙引出自我批判的主题。诗中多次提及“愧不已”,表现了诗人对于道义缺失的深切忧虑。松柏的坚韧与桃李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作者内心对自身无知的痛苦与对理想的渴望。结尾多次提到灵鸟与黄雀,象征着美德与仁爱,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作者对自身与社会的深刻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历史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覆舟无伯夷”意指什么?
“惕惕愧不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