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3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30:50
来从窦车骑行(自朔方行作)
束发逢世屯,怀恩抱明义。
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
遂别鲁诸生,来从窦车骑。
追兵赴边急,络马黄金辔。
出入燕南陲,由来重意气。
自经皋兰战,又破楼烦地。
西北护三边,东南留一尉。
时过欻如云,参差不自意。
将军失恩泽,万事从此异。
置酒高台上,薄暮秋风至。
长戟与我归,归来同弃置。
自酌还自饮,非名又非利。
歌出易水寒,琴下雍门泪。
出逢平乐旧,言在天阶侍。
问我从军苦,自陈少年贵。
丈夫交四海,徒论身自致。
汉将不封侯,苏卿劳远使。
今我终此曲,此曲诚不易。
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
我披发驰骋于世间,心中怀有恩情与正义。
读书让我感悟良多,学剑却让我惭愧无知。
于是我告别鲁地的同学,骑上窦车前往边疆。
追兵赶来急迫,我骑着马配以黄金的缰绳。
出入于燕南的边陲,始终重视意气之交。
我亲历皋兰之战,又攻克楼烦之地。
西北守护三边,东南留守一位尉。
时光如云飞逝,心中感叹难以自已。
将军失去恩泽,万事从今不同。
在高台上置酒,薄暮的秋风徐来。
长戟伴我归来,归来却都被抛弃。
我自饮自酌,不为了名利。
歌声唱出易水寒,琴声下泪流雍门。
与平乐的旧友重逢,言语间在天阶侍候。
问我从军的苦楚,我只道少年曾珍贵。
丈夫交游四海,徒然论及个人成就。
汉朝将领不封侯,苏卿劳苦远使。
如今我唱完这曲,确实不容易。
贵人难以知心,如何能知我的忌讳。
李益,唐代诗人,早逝,留诗不多,以豪放和感伤见称,善于描写边塞生活和军事活动,诗风清新,意境深远。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边疆战事频繁,诗人以亲身经历表达对战争的思考与感慨,借助个人经历反映出更广泛的社会情感和价值观。
《来从窦车骑行》是一首极具豪情与感伤的边塞诗,诗人在其中表达了对军旅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篇以“束发逢世屯”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成年后投身于社会与战争的决心。接着,诗人通过对读书与学剑的反思,表现出知识与智慧之间的矛盾,展现出青年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诗中多次提及“追兵”、“皋兰战”等军事意象,展现出边疆的紧迫感和战斗的残酷。诗人在描述战争的同时,流露出对意气相交的重视,表现出士人之间的情谊和对理想的追求。然而随着“将军失恩泽”,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变幻,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在结尾部分,诗人以“贵人难识心,何由知忌讳”总结,反映出对世俗的失望与对个人理想的追寻。整首诗既有边塞的壮阔,又有个人情感的细腻,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战争与个人理想的思考,表现出对友情、忠诚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与命运的无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李益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追兵”指的是?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