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32
上李益庶子
作者: 王建 〔唐代〕
紫烟楼阁碧纱亭,上界诗仙独自行。
奇险驱回还寂寞,云山经用始鲜明。
藕绡纹缕裁来滑,镜水波涛滤得清。
昏思愿因秋露洗,幸容阶下礼先生。
在紫烟缭绕的楼阁和碧纱打造的亭子中,诗仙独自在这里游玩。
奇险的景色驱散了烦闷,却又回到了寂寞之中,云山的景色经过时间的洗礼愈发鲜明。
藕花的纹缕在水中轻轻摇曳,镜子般的水面波涛荡漾,显得格外清澈。
我希望在这昏沉的思绪中,能够借着秋露的洗涤,恳请您在台阶下给予我教诲。
“诗仙”指的是王维等人,唐代诗人常被称为诗仙,意指其诗歌的高妙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王建(约770-835年),唐代诗人,字子建,号简斋,著有《王建集》。王建的诗风清新、简洁,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唐代,正值诗歌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情感,表达对诗仙的敬仰与渴望。
王建的《上李益庶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梦幻般的场景,诗中层层叠叠的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开篇的“紫烟楼阁碧纱亭”便引入了一个奇幻的空间,给人以宁静而又神秘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孤独与寂寞,体现了他对世俗的逃避和对高远理想的追求。接下来的“奇险驱回还寂寞”进一步传达了这种矛盾的情感,虽然置身于美景之中,内心却依然感到孤寂。
诗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极具画面感,诸如“藕绡纹缕裁来滑”,不仅展现了荷花的美丽,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使得诗歌充满了生机和灵动。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秋露洗净内心的愿望,恳请诗仙给予教诲,展现出一种对理想和知识的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对孤独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诗词测试:
诗中的“紫烟楼阁”主要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梦幻
C. 现实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洗净内心的沉思?
A. 雨水
B. 秋露
C. 风
“藕绡纹缕裁来滑”中的“藕绡”指的是哪种花?
A. 玫瑰
B. 荷花
C. 菊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建的《上李益庶子》和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建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偏向于激昂的情绪和豪放的气概,反映了两位诗人在风格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