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16: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6:01
留春春竟去,春去花如此。蝶舞绕应稀,鸟惊飞讵已。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自委不胜愁,庭风那更起。
春天已经走了,花儿也随之凋零。蝴蝶飞舞的身影似乎变得稀少,鸟儿受到惊吓而飞走。衰败的红花告别了旧的花萼,繁茂的绿叶依偎在雕花的花蕊旁。我自己也无力承受这样的愁苦,庭院中的风又会如何再起呢?
诗中提到的“蝶舞”、“鸟惊”都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这些意象的消失则象征着春天的结束与生命的衰败,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李益(约 788 - 829),唐代诗人,晚唐诗人中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反映对自然的感悟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春晚赋得馀花落》写于春天即将结束之际,正值花开花落的季节,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写,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反映出对生活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
这首诗以春天的离去为切入点,深刻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情感反应。开篇直入主题,简单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的消逝。通过“蝶舞”和“鸟惊”这样的意象,诗人营造出一种急促与惆怅的氛围,体现了对春天的眷恋与无奈。而“衰红辞故萼,繁绿扶雕蕊”则展示了生命的循环与新旧交替的哲理,衰败与繁荣在此刻交织。最后,诗人以“自委不胜愁”总结内心的无奈与惆怅,庭院中的风似乎也在感同身受,令人感到更加孤寂。整体来看,诗作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蕴含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眷恋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蝶舞”暗示了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秋天的来临
C. 夏天的阳光
答案:A
“自委不胜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快乐
B. 无奈与忧愁
C. 愤怒
答案:B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离去?
A. 只提到花
B. 蝴蝶和鸟
C. 只有风
答案:B
李益的《春晚赋得馀花落》与杜甫的《春望》均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感受。李益更加侧重于个体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沧桑,二者在主题上虽有不同,却都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人心的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