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48: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38
辟雍流水近灵台,中有诗篇绝世才。
渤海归人将集去,梨园弟子请词来。
琼枝未识魂空断,宝匣初临手自开。
莫道专城管云雨,其如心似不然灰。
这首诗描绘了辟雍(古代书院)旁的流水与灵台(仙境),那里有着绝世的诗篇才华。
从渤海归来的人将要聚集,而梨园的弟子们也请求我作词。
琼枝的美丽尚未领悟,灵魂已然断绝,而宝匣却是初次开启在我手中。
不要以为我是专注于宫廷的管弦乐和云雨之事,其实我心里却并非如此平静。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晚唐诗坛的重要代表。其作品涉猎广泛,多以政治、人生、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生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这首诗是在刘禹锡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不屑。他通过描绘诗歌创作的环境,反映了内心的孤独与坚持。
《酬杨司业巨源见寄》是一首展示刘禹锡个人风格及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文化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篇描绘辟雍的流水与灵台,展现出诗人理想的诗歌境界,仿佛在追求一种超脱的精神世界。接着提到渤海归人和梨园弟子,暗示与友人的诗歌交流和文化的传承,这不仅是对友人的问候,也是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后两句则更为深刻,琼枝象征美好事物,但诗人却感到灵魂的断裂,暗示内心的挣扎与对现实的失望。而最后一句“莫道专城管云雨”,则表明诗人并不在乎于世俗的名利,表达了他对真挚情感的坚守。整首诗在内容上形成了对比,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深厚而复杂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出对真挚情感的追求与对浮华世界的拒绝。
辟雍流水近灵台,指的是哪种环境?
诗中“琼枝”象征什么?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杜甫更加强调国家与民生的苦难。
李白《将进酒》:在豪放中表达对人生的洒脱与对自由的向往,风格迥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