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9:22
题毗陵上人院
作者:朱庆馀 〔唐代〕
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
盥漱新斋后,修行未老中。
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
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
这座院子深邃,整日宁静,落叶覆盖了秋虫的鸣叫。
洗漱完毕后,我在新的斋房中修行,心态依然年轻。
远处的松树映衬着山色,隔着水面,传来敲磬的声音。
这个地方适合在清夜中吟唱,能与永恒的意境相融。
作者介绍: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山水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之时,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热爱,以及在自然中进行修行的心境。
朱庆馀的《题毗陵上人院》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隐居环境,展现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两句“院深终日静,落叶覆秋虫”描绘了静谧的院落,落叶的声音与秋虫的鸣叫交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提到在“新斋后”洗漱,说明他内心的清净与修行的坚持,隐喻着精神的年轻和朝气。
第三句“映松山色远,隔水磬声通”,用“松”和“山”构成的远景,以及“磬声”的悠远,表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优雅与和谐。最后一句“此处宜清夜,高吟永与同”点明了诗人对这片宁静之地的珍视,清夜中高声吟唱不仅与自然融为一体,也与永恒的境界相交织。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在这份宁静中获得的心灵安宁,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和内心修行的重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精神修炼与自然的重视。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现隐逸生活的特点?
a) 落叶 b) 磬声 c) 松树 d) 以上皆是
诗中的“新斋”指的是:
a) 新的居所 b) 新的食物 c) 新的朋友 d) 新的书籍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繁华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c) 对战争的思考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朱庆馀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与隐居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描绘秋天的景色与人文情怀,而朱庆馀则更注重内心的修行与宁静的氛围。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修行理念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