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5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54:38
仙观曾过知不远,花藏石室杳难寻。
泉边白鹿闻人语,看过天坛渐入深。
这座仙观曾经走过,知道离这里并不远;
花儿隐藏在石室里,难以寻觅。
泉边的白鹿听见人语,
看过天坛后,渐渐走入深处。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借古观抒发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反映出当时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本诗以“仙观”作为引子,描绘了一个隐秘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的第一句提到“仙观”,引发读者的好奇,暗示这是一处神秘之地。接着,诗人通过“花藏石室”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幽静与美丽,仿佛在说,真正的美丽往往隐藏在不为人知的角落。泉边的“白鹿”则是诗中最具灵性和活力的意象,它不仅象征着自然的生命力,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中提到“天坛”,则给人以历史和宗教的深度联想,表达出诗人对更高精神境界的向往。整首诗在意境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既有现实的描绘,又蕴含着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同时也反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理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鹿”象征什么? A. 富贵 B. 灵性与纯洁 C. 喧闹
诗中“天坛”主要代表什么? A. 祭祀的地方 B. 生活的喧嚣 C. 旅游的景点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精神的追求 C. 对财富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