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5: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5:01
精舍纳凉
作者: 韦应物 〔唐代〕
山景寂已晦,
野寺变苍苍。
夕风吹高殿,
露叶散林光。
清钟始戒夜,
幽禽尚归翔。
谁复掩扉卧,
不咏南轩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夏日傍晚,山的景色渐渐暗淡下来,野外的寺庙变得青翠苍茫。夕阳的风吹拂着高耸的殿宇,露珠在树叶上闪烁着光芒。清晨的钟声开始敲响,夜晚的宁静即将降临,幽静的鸟儿仍在空中飞翔。此时,谁还会关上门窗,躺下休息,而不在南面的凉亭中吟咏呢?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隐含了道家和佛教的宁静与自然和谐之理念,符合唐代文人对自然生活的追求。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华,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曾任职于朝廷,但因抱病辞官,晚年隐居。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精舍纳凉》创作于韦应物隐居时期,反映了他在宁静环境中享受自然和思考人生的状态。诗中描绘的场景展现了他对山水和寺庙静谧的喜爱,表现了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理念。
《精舍纳凉》是一首充满宁静与淡雅气息的诗作,诗人在诗中描写了一个静谧的夏夜,山景逐渐昏暗,寺庙的苍翠在夜色中愈发显得深邃。诗的前四句以自然景观为主,描绘了夕阳西下、微风轻拂的美好时刻,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清钟的敲响和幽鸟的归翔,进一步加深了夜的来临与自然的静谧感,仿佛在提醒人们放下繁杂,归向内心的平和。
最后两句则引发了思考:在这样一个美好的夜晚,谁还会选择关闭门窗,躺下入睡,而不愿在凉亭中吟咏呢?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陶醉,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表达,诗人以此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的宁静时光,享受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传达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下列哪一句表现了夜晚的来临?
A. 山景寂已晦
B. 清钟始戒夜
C. 夕风吹高殿
D. 谁复掩扉卧
诗中提到的“南轩”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一处凉亭
C. 一座山
D. 一种花卉
整首诗传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忧郁
B. 喜悦
C. 平和
D. 激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