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豫章公三首》

时间: 2025-05-04 01:13:44

诗句

愧无一缕破双团,惯下姜盐枉肺肝。

誓酒不应忘此老,论诗宁肯乞麤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13:44

原文展示:

愧无一缕破双团,
惯下姜盐枉肺肝。
誓酒不应忘此老,
论诗宁肯乞麤官。

白话文翻译:

我感到羞愧,连一缕烟火也没有,
习惯性地用姜和盐来抚慰内心的苦闷。
我发誓喝酒时不应忘记这位老者,
谈论诗歌宁愿乞讨粗糙的官职。

注释:

  • :感到羞愧。
  • 一缕:一丝,一点。
  • :这里指烟火或炊烟。
  • 双团:双团,指的是双团圆的形象,通常指团圆的家。
  • :习惯,常常。
  • 姜盐:姜和盐,常用来调味,也可引申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
  • :徒然,白白地。
  • 肺肝:比喻心情或情感,常用来形容内心的痛苦。
  • 誓酒:发誓喝酒。
  • 忘此老:不应忘记这位老者的教诲或情谊。
  • 论诗:讨论诗歌。
  • 宁肯:宁愿,情愿。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明显引用古典典故,但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友情和师长的重视,体现了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子恭,号墨山,晚号墨客。与李清照、陆游等人齐名,以词、诗见长,作品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创作背景:

《寄豫章公三首》系列诗作是陈师道在与友人交往中表达的情感,主要反映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己生活境遇的反思。诗中提到的“此老”可能是他生活中的一位长辈或朋友,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陈师道的《寄豫章公三首》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在这首诗中,作者用“愧无一缕破双团”开篇,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责与反思;他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无能为力,甚至连烟火的温暖都无法追求。接着,他提到“惯下姜盐枉肺肝”,似乎是在用平常的调味品来抚慰内心的苦闷,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对琐碎生活的接受。

在后两句中,诗人发誓要记住这位老者的教诲,尽管生活艰难,仍然愿意与人交流诗歌。这里体现出他对诗歌的热爱,以及对友谊、师长的珍视。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浓厚的人情味,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对生活的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愧无一缕破双团:作者自责,感到生活贫乏,连一点温暖的气息都没有,这里“破双团”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温暖。
  • 惯下姜盐枉肺肝:常用姜盐调味,但内心却无所依靠,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无奈。
  • 誓酒不应忘此老:在喝酒时,作者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位老者,传达出对朋友的感激与怀念。
  • 论诗宁肯乞麤官:即使生活艰难,也愿意为讨论诗歌而甘愿乞讨官职,表达出对诗歌的热爱。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比和排比的手法,通过生活的琐碎与诗歌的高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情感的深度。同时,运用了隐喻手法,用“姜盐”象征生活的调味,表达生活的平淡与乏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重视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诗歌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团:象征家庭的团圆与温暖。
  • 姜盐:日常生活的琐碎,隐喻对平淡生活的接受。
  • :友情与社交的象征,代表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愧无一缕破双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感到温暖
    B. 感到羞愧
    C. 感到快乐

  2. “誓酒不应忘此老”中的“此老”指的是? A. 朋友
    B. 师长
    C. 家人

  3. 诗中“姜盐”所象征的是? A. 生活的高雅
    B. 日常生活的琐碎
    C. 诗歌的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陈师道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视,但杜甫的诗更倾向于社会现实的反映,而陈师道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陈师道的《寄豫章公三首》。

相关查询

隋柳 升仙桥 桐江 屈祠 淮阴 招隐 杞梁墓 越女 汴河 鸡鸣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风风韵韵 红颜白发 迈开 三点水的字 待开头的成语 年轻气盛 髟字旁的字 睿文 酡颜 强本弱枝 包含亟的词语有哪些 阿倚 反犬旁的字 兼览博照 慰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