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55:23
君如天马玉花骢,万里须臾不计功。
投刃皆虚有余地,运斤不辍自成风。
如何十日敲榜外,已复千篇笑语中。
只恐学禅余此在,卓锥犹是去年穷。
你就像天上的骏马,华美而迅捷,飞驰千里毫不在意所获的功名。
投刀的技艺已是虚幻,运刀的手法不断练习自然形成风格。
怎么会在十天前还在榜外徘徊,转眼已能创作出千篇佳作。
只怕禅学之后只剩这些,锋利的锥子仍旧是去年的穷困。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兼擅多种文艺形式。其诗词风格豪放飘逸,情感真挚,作品广泛流传,对后世影响深远。
此诗写于苏轼与朋友交往之际,表达了对朋友才华的赞美以及自己对创作的思考。诗中反映出他对技艺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才能的钦佩之情。开篇以“君如天马玉花骢”将友人比作骏马,形象生动,突出了其卓越的才能和不羁的个性。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投刃皆虚有余地”和“运斤不辍自成风”展现了技艺的磨练与成就感,强调了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诗的后半部分则表现出苏轼对时间流逝和自身创作状态的反思。他提到“十日敲榜外”,表达了对创作过程的紧迫感与自我激励的心情,而“千篇笑语中”则显示出他在艰苦创作中的乐观态度。最后一句“卓锥犹是去年穷”则带有自谦之意,表现了他对自身发展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创作的反思,情感真实而深刻。
整首诗主要表现了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在技艺上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佩服和对自身创作的反思。
“君如天马玉花骢”中的“天马”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十日敲榜外”,意指什么?
“卓锥犹是去年穷”中的“卓锥”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