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4: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4:45:44
哭欧公孤山僧惠思示小诗次韵
故人已为土,衰鬓亦惊秋。
犹喜孤山下,相逢说旧游。
老朋友已经化为尘土,我的白发也因秋天而感到惊惧。
然而我仍然高兴在孤山之下,与你相逢,聊起往日的游玩。
该诗提及的“孤山”可能指的是杭州的孤山,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吟咏留诗,而“故人已为土”则反映了诗人对生死无常的思考。苏轼与欧阳修等人有着深厚的友情,他对友人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此诗中得到了体现。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奔放的气质,也有细腻、感伤的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逝去朋友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年老的感慨。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苏轼通过重温与友人的旧游回忆,寄托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悟。
这首诗在简短的四句中,表达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开篇以“故人已为土”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接下来的“衰鬓亦惊秋”不仅描绘了诗人自身的衰老,也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带有对生命流逝的感叹。
然而,尽管有着这样的悲伤,诗人并没有沉湎于哀伤中,而是在“犹喜孤山下”中找到了一丝慰藉。他与友人的相逢,似乎让他暂时忘却了失去的痛苦,重新回到了那段美好的旧游时光。这种对比的手法,突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逝去友情的惋惜,又有对当下相会的珍惜。
整首诗在意象上也极具表现力,孤山不仅是具体的地理位置,还是诗人内心感情的寄托。它象征着孤独和怀念,同时也代表了人与人之间永恒的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怀念,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在悲伤中寻找快乐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故人”指的是谁?
“衰鬓亦惊秋”中“惊”字的含义是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