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5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55:23
龙尾砚歌(并引)
余旧作凤咮石砚铭,其略云苏子一见名凤咮,坐令龙尾羞牛后。已而求砚于歙,歙人云子自有凤咮,何以此为?盖不能平也。奉议郎方君彦德,有龙尾大砚奇甚,谓余若能作诗少解前语者,当奉饷,乃作此诗。黄琮白琥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于石。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钟王砚不知。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况瞋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后。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愿従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别。
我以前写过一篇关于凤咮石砚的铭文,大意是苏子第一次见到凤咮砚,就让龙尾砚感到羞愧。不久后我在歙求砚,歙人说你自己有凤咮,何以再求?其实是因为不能平等。奉议郎方君彦德,有一块龙尾大砚非常奇特,他说如果我能作诗解说前面的铭文,就会给我赏赐,于是我写了这首诗。黄琮白琥都不惜财富,但害怕贪婪的人死后怀着美玉。你看龙尾怎么可能是石材,玉的德行和金的声音寓于石中。与天造石有多久,与人制作砚又何尝不愿?诗写成后鲍谢的石有什么关系,笔落下去钟王的砚又不在乎。锦绣的桌子和玉匣都满是尘垢,捣练的支床又有什么?况且我因苏子写的凤咮铭,被戏谑嘲笑成牛后。碧天照着水,风吹着云,明亮的窗子和干净的桌子没有一点尘埃。我在天地间不过是个闲人,苏子也是个无所事事的人。粗俗的言语和细腻的语句都不受拘束,春蚓秋蛇随意画。我愿意像苏子一样老在东坡,仁者不必分生和死。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豪放,内容广泛,尤其擅长抒情与咏物。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苏轼与方君彦德的交流中应邀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砚台的思考以及对文人与物的关系的哲理探讨。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文人对器物的追求被视为修身养性的重要部分。
《龙尾砚歌》不仅是对砚台的描写,更蕴含了作者对文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龙尾砚与凤咮砚的对比,表达了对名与实、外在与内在的反思。苏轼在诗中以幽默的方式自嘲,表现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提及“凤咮”与“龙尾”,即高贵与平庸的象征,暗示了文人对于器物的品味和追求。在反复的对比中,苏轼显示了对砚台的深刻理解: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文化与精神的承载。
整首诗在结构上松散而不失韵律,情感上则流露出一种洒脱与从容。尤其在最后,作者表达了希望能如苏子般安闲的愿望,显示了他对生活态度的追求与哲学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中充满了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反映出苏轼内心的旷达与洒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文人精神世界的探讨,反映了苏轼对名利的淡泊与对艺术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轼的“凤咮”砚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龙尾”砚代表什么?
苏轼希望能像谁一样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