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出都来陈,所乘船上有题小诗八首,不知何人有感于余心者,聊为和之 其三》

时间: 2025-05-07 07:10:44

诗句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

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0:44

原文展示:

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
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

白话文翻译:

村落里烟火袅袅升起,清晨的光线还很微弱。
田园风光处处迷人,陶渊明为什么不回归呢?

注释:

  • 烟火(yān huǒ):指炊烟,表示村庄的生活气息。
  • 动(dòng):这里指烟雾飘动,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村落的生活。
  • 村落(cūn luò):指乡村,居民生活的地方。
  • 晨光(chén guāng):早晨的阳光,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熹微(xī wēi):形容光线微弱,初升的日光。
  • 田园(tián yuán):指农业耕作的地方,象征宁静和自然的生活。
  • 渊明(Yuān míng):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 胡不归(hú bù guī):为何不回归,表达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内容涉及人生哲理、政治理想、自然景物等,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的赞美。诗中描绘了清晨的乡村景象,表达了他对返乡归隐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乡村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苏轼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士陶渊明的崇敬。开头两句“烟火动村落,晨光尚熹微”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清晨,炊烟袅袅升起,村落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温馨。这种细腻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乡村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气息。

接着,苏轼通过“田园处处好,渊明胡不归”表达了对田园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陶渊明那种归隐生活的感慨。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是许多文人追求的理想,而苏轼在诗中引入他,既是对其生活方式的敬仰,也反映了他内心对自然、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哲理意味,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火动村落:描绘了村庄的日常生活,生动地表现出炊烟的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
  2. 晨光尚熹微:强调了清晨的宁静和柔和,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3. 田园处处好:表达了对田园景色的赞美以及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4. 渊明胡不归:直接提及陶渊明,表达对他隐居生活的钦佩,并引发自身的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第二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烟火“动”,给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了生命,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象征:清晨的烟火象征着安宁的生活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自由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火:象征着温暖的家庭生活和人们的日常。
  • 晨光: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田园:象征自然、宁静和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
  • 渊明:象征隐士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渊明”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陶渊明
    D. 王维

  2. “晨光尚熹微”中的“熹微”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微弱
    C. 暗淡
    D. 昏暗

  3.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样生活的向往? A. 城市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商业生活
    D. 战争生活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描绘了自然与田园生活的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对山中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出都来陈》陶渊明《归园田居》:两首诗均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苏轼的诗更强调对陶渊明的崇敬和对现实的思考,而陶渊明则更直接地描绘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陶渊明集》
  • 《宋诗三百首》

相关查询

广陵怀旧 别刘希敬 寄崔元初 月夜登豫章南楼 寄陈佥事 晚晴江上 望嘉祥山 岭南道中 露坐 九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傒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国家大事 包含究的词语有哪些 至字旁的字 形销骨立 条绪 署拜 称贤使能 广字头的字 阜字旁的字 蓬首 冲坚陷阵 一言已定 虬龙 耒字旁的字 情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