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 其二》

时间: 2025-05-05 04:30:50

诗句

彩笔龙絮攫。

叹才人、半肩书剑,新丰栖托。

濯足须教倾斗酒,讵必南荣企脚。

喜大雅、于今重作。

老矣吾惭鞭弥役,让英游、壁垒惊河朔。

拼撇赋,供君索。

招邀浪说平津阁。

但清宵、秋灯相劝,秋花相酢。

双手持螯兼持酒,一笑世情云薄。

造物者、因何摇落。

便使珠喉能宛转,怕卷帘、明月今非昨。

聊试听、塞笳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0:50

原文展示

贺新郎 其二
作者: 龚鼎孳 〔明代〕

彩笔龙絮攫。叹才人半肩书剑,新丰栖托。濯足须教倾斗酒,讵必南荣企脚。喜大雅于今重作。老矣吾惭鞭弥役,让英游壁垒惊河朔。拼撇赋,供君索。招邀浪说平津阁。但清宵秋灯相劝,秋花相酢。双手持螯兼持酒,一笑世情云薄。造物者因何摇落。便使珠喉能宛转,怕卷帘明月今非昨。聊试听塞笳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用华丽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才华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思考。作者感叹那些才子们虽然书剑在肩,却无法真正寄情于新丰的地方。洗净双足,需得教人倾杯痛饮,岂能只是南方的荣华而已?如今再次写下大雅之词,虽然年迈却感到羞愧,似乎已被世俗的羁绊所束缚。拼命写作,只为供君品鉴。邀约互相畅谈平津阁的事,然而在这清秋的夜晚,灯下相劝,秋花相酿。双手持着酒杯,笑看世态炎凉。造物主为何让人失落?即便是那珠喉的歌声依旧婉转,但我怕那卷帘的明月已不再如昔。聊以听听塞外的乐音吧。

注释

  • 彩笔龙絮: 形容华丽的文笔,似龙飞舞的细絮。
  • 新丰: 可能指一种理想的生活或心灵寄托的地方。
  • 南荣: 可能指南方的荣华富贵。
  • 壁垒: 意指世俗的阻碍或限制。
  • 清宵秋灯: 形容秋天的清夜与灯光。
  • 双手持螯: 形容持酒杯的姿态。
  • 珠喉: 形容歌声如珠般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鼎孳(公元1570年-1620年),字元恺,号退庵,明代诗人、词人,作品多展现出对才华与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词多以清新婉约见长,常有对时局的感慨与个人情怀的抒发。

创作背景

本词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思想变革的时刻,诗人通过对才子生活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贺新郎 其二》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才华的感叹与对人生的哲思。开篇的“彩笔龙絮攫”,一语道出诗人对于文采的自豪与追求。接着,作者在对新丰的寄托中蕴含了对于理想生活的渴望与无奈,似乎在告诉我们,尽管才华横溢,但生活的现实往往让人难以如愿。反复提到的饮酒与夜灯,呈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稍显忧伤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孤独与隔阂。

“老矣吾惭鞭弥役”一句,则是对年华流逝与自身境遇的深刻反思,诗人在自嘲中流露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在“笑看世情云薄”的叹息中,诗人显露出了一种对世事淡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的无奈,也是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词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感慨,最终引向一种哲学的思考,留下了深刻的余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彩笔龙絮攫:描绘了华丽的文笔,暗示诗人的才华。
  • 叹才人半肩书剑:感叹有才华的人却肩负重担,未能尽情施展。
  • 新丰栖托:理想生活的寄托,象征着人们的追求。
  • 濯足须教倾斗酒:洗净双足,暗示需要放下负担,尽情享乐。
  • 让英游壁垒惊河朔:表达对年轻人的羡慕与对现实的无奈。
  • 双手持螯兼持酒:形象地描绘出饮酒的情景,传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彩笔龙絮”比喻文才出众。
  • 对仗:如“濯足须教倾斗酒,讵必南荣企脚”,展现出语言的对称美。
  • 拟人:如“造物者因何摇落”,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才华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世态人情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絮:象征着才华与灵动。
  • 新丰:寄托理想与归属。
  • 秋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思考的空间。
  • 珠喉:代表美好的声音与艺术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彩笔龙絮”是形容什么?

    • A. 书法
    • B. 文采
    • C. 画作
    • 答案:B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新丰”象征着__

    • 答案:理想生活
  3.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完全满足。

    • A. 对
    • B. 错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龚鼎孳的《贺新郎》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感慨,但在情感上更为细腻,展现出女性的柔情与思索;而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更为宏大的视野探讨人生与宇宙,二者在主题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浣溪沙(阳羡上元) 浣溪沙 其一 浣溪沙 其十八 浣溪沙 其一 晴川阁晚望,时马当不守,武汉筑垒备巷战。消息日非,人心哀激甚矣 浣溪沙 浣溪沙 常州道中 浣溪沙(昆山月华阁) 浣溪沙 其三 马上见 浣溪沙 答在山堂主人劳二甲寅正月人日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风遗烈 馁殍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肤粟股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包含元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包含喏的词语有哪些 软件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儿字旁的字 虬文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篡党夺权 包含驯的词语有哪些 思力 肠慌腹热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逆虑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