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5:45
《贺新郎四首 其三》
雁影横晴昼。对高斋薰炉茗椀,几番携手。寒雨忽催行棹发,又向前湾回首。看一路冷枫红透。江草江花都萧瑟,怕西风渐逼征衫袖。摇落意,君堪否。清秋曾共新亭酒。奈而今轻装独去,深杯重覆。何处登临残照外,望里魂销钟阜。更莫问南朝非旧。此地从来兴亡恨,一丝丝多似秦淮柳。谱怨曲,数红豆。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景象,雁影在晴朗的白天横过,作者在高阁中品茶,回忆起曾经携手共度的美好时光。寒雨突然催促着出行的船只,回头看向宁静的湾口,沿途的枫树已然红透,江边的草花也显得萧瑟不已,惧怕西风渐渐逼近,吹动着行者的衣袖。内心的惆怅无以言表,朋友你可否理解?曾经在这个清秋的季节,和你在新亭共饮美酒,而如今我独自轻装离去,酒杯一再重叠,愁绪难解。何处可以登高望远,残照下我望向钟阜之地,心中已然销魂。更不必询问南朝的兴亡,毕竟这地方自古以来就充满了对兴亡的怨恨,细细想来,竟比秦淮的柳条还要多。谱写这段怨曲,默默数着红豆。
作者介绍:史承谦,清代诗人,以其深情的抒怀和细腻的描写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历史沉思,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之际,诗人感受到历史的无情与个人命运的无奈,情感丰富,充满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离别的愁苦。开篇以“雁影横晴昼”引入,生动地描绘出秋日的宁静与孤独。接着,作者通过对高斋的描述,表达了内心的思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寒雨的突如其来,象征着生活的变幻无常,而“寒雨忽催行棹发”则暗示着离别的迫切与无奈。
词中“江草江花都萧瑟,怕西风渐逼征衫袖”表现了对秋冬季节到来的恐惧,西风的吹动似乎在提醒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与孤独。此时,诗人内心的惆怅与疑惑通过“摇落意,君堪否”这一句传递给了读者,仿佛在询问对方是否也感同身受。
而后,诗人回忆起曾经在清秋与朋友共饮的场景,情感愈加深沉,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与对孤独现状的无奈。“奈而今轻装独去,深杯重覆”则隐喻着他此刻的孤独与失落。最后,诗人通过提及南朝的兴亡与秦淮柳,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透出一丝忧伤与哲理。
这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又有对人事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整体上,这首词蕴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对友谊的珍惜,情感浓烈而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友谊珍惜以及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中透出一丝忧伤与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清秋”指的是哪个季节?
“奈而今轻装独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