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1:50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
作者:勿翁 〔宋代〕
庭外潇潇雨。对空山再度端阳,悄无情绪。
旧日文君今瘦损,寻旧曲不成腔谱。
更不周郎回顾。尚喜庭萱春未老,
捧蒲觞细细歌金缕。儿女醉,笑还语。
醉余更作婆娑舞。又谁知灵均心事,
菊英兰露。最苦当年哀郢意,
因甚夫君未许。却枉使蛾眉见妒。
在再章台才十载,笑关河失报应旁午。
愁读到,楚辞句。
全诗翻译:
庭外细雨潇潇,端午节又来到,我对着空山感到无比惆怅。
昔日的文人如今已消瘦,寻找旧曲却无从吟唱。
更何况周郎(周瑜)已不再回头。尚且高兴庭前的萱草春未老,
我捧起蒲酒细细地歌唱这金缕歌。儿女们都醉了,笑着说着话。
醉后更是翩翩起舞。谁又知道灵均(阮籍)的心事,
菊花和兰花上沾着露珠。最苦的还是当年哀伤的郢情,
为何丈夫至今未曾许诺?这真是让蛾眉(美人)心生妒意。
在那章台(古代女子聚会的地方)才十年,笑着关心河流却失去应有的回应。
愁苦之中,读到楚辞的句子。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勿翁,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其词多用典雅的语言,蕴含深意。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端午节前后,正值夏季,诗人借助节日之际抒发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表露了内心深处的愁苦。
《贺新郎(端午和前韵)》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的深刻怀念与对现实的惆怅。开篇的“庭外潇潇雨”便营造出一种阴郁的氛围,细雨如丝,仿佛将思绪也轻轻地牵引。诗中“旧日文君今瘦损”,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感,昔日的文人如今已消瘦,似乎象征着才华的枯竭与人生的无常。随着诗的推进,周郎的失踪与庭前春花的盛开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失去的惋惜。
“儿女醉,笑还语”,描绘了宴会中的欢声笑语,但随之而来的“醉余更作婆娑舞”却让人感到一丝苦涩。快乐的表象下,隐藏的是深沉的忧虑与孤独,尤其是“灵均心事”一句,表现出文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的愁苦与楚辞的引用,让整首词在情感的起伏中达到了高潮,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往事的追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惆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谁?
A. 诸葛亮
B. 周瑜
C. 曹操
D. 孙权
“庭外潇潇雨”中的“潇潇”意指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细雨
D. 风声
诗中“儿女醉,笑还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哀伤
B. 欢乐
C. 迷惘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