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清明卧病有感二首》

时间: 2025-05-01 01:55:26

诗句

飘萍着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秋千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26

原文展示

飘萍着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 处处秋千竞男女,年年寒食乱风花。 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 未老会寻吴市卒,苦贫须种邵平瓜。 云烟南望群山会,水树东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应有命,不须辛苦问生涯。

白话文翻译

像飘浮的浮萍一样,无论到哪里都算是家,躺在床上悠闲地欣赏周围的景物。 到处都是荡秋千的男女,每年寒食节时,风中飘散着花瓣。 亲自坐在药囊旁,频繁地检查药物,酒瓮上积满了灰尘,也令人叹息。 还未老去就想着去寻找吴市的士兵,因为贫困不得不种植邵平的瓜。 向南望去,云烟缭绕,群山相连,向东看去,水边的树木随着斜路漂浮。 人的行止应由命运决定,不必辛苦地追问未来的生活。

注释

  • 飘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伏枕:躺在床上。
  • 物华:自然景物。
  •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传统节日,禁止生火做饭。
  • 药囊:装药的袋子。
  • 酒瓮生尘:长时间未用,积满灰尘。
  • 吴市卒:指吴地的士兵,这里可能指寻求安定的生活。
  • 邵平瓜:邵平是汉代人,因贫困而种植瓜果,这里比喻贫困的生活。
  • 云烟:云雾。
  • 群山会:群山相连。
  • 水树东浮:水边的树木随着水流漂浮。
  • 行止此身应有命:人的行动和停止应由命运决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张耒在清明节因病卧床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漂泊生活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的景象和个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飘萍着处即为家”一句,用飘萍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显示出诗人对家的渴望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药囊亲坐劳频检,酒瓮生尘亦可嗟”则反映了诗人因病卧床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叹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传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萍着处即为家:用飘萍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表达了对家的渴望。
  2. 伏枕悠悠对物华:躺在床上悠闲地欣赏周围的景物,显示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3. 处处秋千竞男女:描绘清明节时人们荡秋千的景象,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4. 年年寒食乱风花:寒食节时风中飘散的花瓣,增添了节日的浪漫气息。
  5. 药囊亲坐劳频检:因病卧床,频繁检查药物,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6. 酒瓮生尘亦可嗟:酒瓮上积满灰尘,显示出生活的贫困和无奈。
  7. 未老会寻吴市卒:还未老去就想着去寻找安定的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
  8. 苦贫须种邵平瓜:因为贫困不得不种植瓜果,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9. 云烟南望群山会:向南望去,云烟缭绕,群山相连,增添了诗的意境。
  10. 水树东浮去路斜:向东看去,水边的树木随着斜路漂浮,增添了诗的动感。
  11. 行止此身应有命:人的行动和停止应由命运决定,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
  12. 不须辛苦问生涯:不必辛苦地追问未来的生活,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飘萍着处即为家”用飘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拟人:如“酒瓮生尘亦可嗟”将酒瓮拟人化,显示出生活的贫困和无奈。
  • 对仗:如“飘萍着处即为家,伏枕悠悠对物华”中的对仗,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明节景象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传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飘萍: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秋千:象征节日的欢乐。
  • 寒食:象征传统节日。
  • 药囊:象征疾病的困扰。
  • 酒瓮生尘:象征生活的贫困和无奈。
  • 群山会:象征自然的壮丽。
  • 水树东浮:象征自然的动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飘萍着处即为家”中的“飘萍”比喻什么?

    • A. 漂泊不定的生活
    • B. 自由自在的生活
    • C. 安定的生活
    • D. 贫困的生活
  2. 诗中“药囊亲坐劳频检”反映了什么?

    • A. 诗人对药物的依赖
    • B. 诗人的勤劳
    • C. 诗人的疾病
    • D. 诗人的贫困
  3. 诗中“未老会寻吴市卒”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对未来的担忧
    • B. 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 C. 诗人对现在的满足
    • D. 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清明卧病有感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诗有深入的解读。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张耒的诗作有帮助。

相关查询

太乙西宫 感村晚泊有怀 婕妤怨 早梅叹 登垂虹亭二首 其一 四皓 好事近 雨后过湖偶成二首 其二 隐居 病愈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恨新愁 混混沌沌 王字旁的字 泪晶 疋字旁的字 包含哺的成语 文溯阁 植党营私 乙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塘坟 走笔成文 游道 金刚杵 堪结尾的成语 俭者心常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