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0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09:51
隔江山万叠,相对不知名。
野寺宜孤梦,春风懒独行。
涧阴云乍上,林暗叶初生。
自住西湖后,何曾暂到城。
隔着万重山峰,遥望对岸却不知名。
野外的寺庙最适合孤独的梦境,春风中懒得独自前行。
山涧的阴影里,云彩时隐时现,树林中,嫩叶刚刚发芽。
自从住在西湖后,何曾短暂地到过城里。
本诗虽无明显典故,但提到的西湖、野寺等意象常常在古代诗词中出现,代表着隐逸与自然的和谐。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承载了许多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是诗人向往的理想居所。
作者介绍: 陈恭尹(生年不详,卒于1627年),明代诗人,性格洒脱,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常常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西湖之际,表达了他对西湖宁静生活的满足与对城市喧嚣的逃避。
《西湖杂兴四首 其一》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湖及其周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城市生活的疏远。首句“隔江山万叠”,将读者带入一个壮丽的自然画卷中,山峦起伏,景色苍翠,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野寺宜孤梦”,则将视角转向内心,表达了在这片宁静中,诗人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梦幻。春风懒惰的气息,渗透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似乎诗人已经完全沉浸在这份恬淡之中。
最后两句“自住西湖后,何曾暂到城”,明确道出了诗人对城市生活的疏离,反映了他对西湖生活的深切依赖与喜爱。整首诗在意境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深远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城市生活的淡漠,反映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传达出一种追求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隔江山万叠”中的“万叠”意指什么?
a) 一层
b) 许多层
c) 高山
诗中提到的野寺适合什么样的梦?
a) 喧闹的梦
b) 孤独的梦
c) 快乐的梦
诗人自住西湖后,何时去过城市?
a) 经常
b) 从未
c) 偶尔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