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01:44
〔清代〕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陈恭尹“修髯伟貌,气局深沉”,其父陈邦彦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隆武二年(1646)清军陷广州,其父陈邦彦举兵抗清,兵败被俘,被清军寸磔于市,全家除陈恭尹侥幸逃走外均同时遇难。丧亲之痛,延续到陈恭尹晚年,仍无法释怀。他晚号“独漉子”,取自古乐府:“独漉独漉,水深泥触。……父冤不报,欲活何为!”南明时,陈恭尹进朝泣陈其父为国殉难情状,永历帝授以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之职。
明崇祯四年(1631)九月二十五日(10月20日),在广东省顺德县出生。
陈恭尹的诗前后内容有所不同,然而眷怀故国之思,未尝消释。七言律诗对仗工整,又多巧思,绵丽中仍多哀感苍凉之慨。如“猛士不带剑,威武岂得申?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拟古》之三)。“西湖歌舞春无价,南宋楼台暮有云。休恨议和口相国,大江犹得百年分”(《西湖》)。此外如《西湖杂兴》、《虎丘题壁》、《崖门谒三忠祠》、《九日登镇海楼》等篇,也都寄托遥深。五古《感怀》及七古《耕田歌》等篇,则反映了人民所受的苦难。他的诗抒写性情而自成风格,尤擅七律诗,为诗坛所推崇。他提出诗歌贵在创新,求新于性情而不必求新于字句,求妙于立言而不必专斯于解脱的见解,反对盲目崇古与拟古。《三编清代稿钞本》收录有其诗作达54首,多为长诗,主体兼擅,手触肩倚,莫不中音。▲
【 西湖杂兴四首 其二 】 岳王犹有庙,宋帝更无宫。水夹层城丽,山盘... 详情
【 西湖杂兴四首 其一 】 隔江山万叠,相对不知名。野寺宜孤梦,春风... 详情
【 送人 】 不辞行数里,相送及河桥。北路邯郸远,东风... 详情
【 过金陵不泊 】 故都残照在,一望尚峥嵘。山拥吴云峻,天连... 详情
【 杂诗 】 骏马黑貂弓,悲歌燕市东。少年尚意气,不数... 详情
【 发闽中向匡庐寄蔡艮若 】 劳生同逆旅,何处是他乡。渐听人声改,才知... 详情
【 送莫休倩英卓今 】 手持青竹杖,相送白云端。山里逢人少,君来... 详情
【 庞祖如见访 】 重岩行乐处,回首但云阴。别我岁华改,逢君... 详情
【 崖门谒三忠祠 】 山木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一声望帝... 详情
【 读秦纪 】 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夜半桥边...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十 】 莫道工诗遇必穷,使君曾不问穷通。千年自梦...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三 】 借却今朝补昨旬,历书新纪祝融神。金乌落尽... 详情
【 西湖秋月歌题臧介眉卷 】 月之可爱虽在水,有水无山非备美。人间好月... 详情
【 西湖观打鱼同王紫巘若云立安朱开黄作四首 其四 】 系舸黄塘外,亭边水一篙。昔时僧院闭,前月...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七 】 已歇黄塘昨夜雷,寺南新筑定曾催。花名踯躅...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四 】 欲送归云不可寻,读君诗句费沈吟。春无白日... 详情
【 西湖 】 山中麋鹿若为群,岭外双鱼杳不闻。贫甚独存...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六 】 青泥亭子石阑干,高冢累累照水寒。泉下朝云...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五 】 菱花荇叶匝双湖,丽日曈曈百里铺。羲驭久应... 详情
【 西湖送春次王紫诠使君韵十首时积雨八旬矣四月朔日积雨偶晴故有此作寄余索和十首 其二 】 春来何处去何归,世上关心者亦稀。老景渐知... 详情